Monday, October 11, 2010

人生新的开始。

不知不觉,和老婆在一起的日子已经是将近两周了。时间过得真快。芝加哥的”蜜月“路程算是圆满结束了。来到Houghton也已经有一个星期了。时间过得非常非常的快。
这里的落叶也都落得差不多了。我想不久后天气会更快的转凉,预计10月底就会下雪了。

我得开始努力,赶在年底前毕业才行。希望一切都顺顺利利。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我们还能做什么?

马来西亚的问题,我们还能做什么?看看以下片段。改变明天,你我都有责任!
花点点时间注册成为选民,花点点时间出来投票,做最明智的选择,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和孩子的命运!
我们在2008年3月8日已经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我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半。我们看到雪州,槟城和之前霹雳州的改变和进步,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全国大选中看到更多更好的进步。我期待。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期待ing

已经没有心情工作了。还有5天,我就能和我朝夕思念的太太相聚了,开始“新婚”生活。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注册一周年了,但是这一年对我们来说,和之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分别。
许多朋友问我,这5年来,我们聚少离多,如何维系这段感情。
我和君没有特别的共识,但我想我们都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其实,有时候我们吵架吵得比谁都还凶;甜蜜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幸福。
感情是要去维护,灌溉和保温的。这是君教会我的一件事,而我还在学着。相信君也在学着。

期待ing。。。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现在是马来西亚人的问题

到底明白不明白,现在不是华人,马来人的问题,而是马来西亚人的问题。
其实李光耀说得没错,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因为巫统国阵的政权危殆,掀起更大的种族主义,而陷入了最低潮。
到底有多少人明白,不管你的华人,马来人,整个国家的前途才能保障我们下一代的美好。
什么是国家前途?这包含了媒体独立,司法公正,废除恶法,警察专业办案,维护法纪,官员和政治人物的贪污舞弊,国家行政效率等。
马来西亚媒体被政党垄断收编,本来就应该纠正。这不是支不支持迦玛的问题,而是争取媒体独立的问题。菜细厉说不干预媒体,那不如叫华仁控股脱手988以示清白。说不干预媒体,那就总会长身份表示检讨媒体政策和各种恶法。政治家和政客的不同,就在于你有多大的政治改革决心去保障人民的权益。

土著权威组织(PERKASA)又是另外一个短浅没用的组织。当大家在谈国际观,国际化的同时,还有kampung人不知道世界之大。但也别说别人,许多华人批评种族主义,自己却比人更种族主义。

马来西亚真的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国家。曾经受过英国殖民统治,遗留下来了英语语系的环境,也带来了不同族群的社会结构。本来是一个中西交汇的多元社会环境,本能走向更开放多元。但这47年来马来西亚的国家发展,走向回教化,保守化,“本土化”,反而让自己封闭了起来。

有谁真的看到国家需要改革呢?一个政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是时候找一个清新的空气了。

我看了另一篇龙应台老师的文章

转载自: http://www.inmediahk.net/node/31596

龍應台: 為什麼燈泡不亮 ———我看香港的「國際化」(全文)



香港人真的很有國際觀嗎?---有多少香港大學生了解京都議定書是個什麼來龍去脈?假定他聽過這個詞,他又是否知道為什麼俄羅斯簽,美國不 簽,中國又簽了沒有?他是否說得出來「溫室效應」究竟影響了什麼?布殊侵略伊拉克這個行為,包含了幾個層次的意義,可以有幾種立場的觀點?他是否能以全球 貧富差距問題進行一場辯論?聯合國的二○一五計劃---在校園裏辦各種活動的學生們,有幾成聽說過?幾成的人知道「沙哈拉沙漠以南」代表什麼?

挑出二○○五年三月十二日那一天台灣幾個比較認真的報紙,尋找國際新聞,發現每一個報紙不超過十條。其中兩三條是政治的即時性新聞,譬如歐美協議如 何處理伊朗核武的威脅,剩下的,全是國際的鹹濕「社會新聞」:美國強暴犯當庭槍殺法官。麥可傑克森性侵兒童案繼續。性侵幼童德國神棍被捕。十三歲男童強暴 女老師。紐約警察受僱作槍手殺人……

「雜碎」的國際報道

國際化程度明顯超過台灣的香港,應該很不一樣吧?我的發現讓我自己吃了一驚,幾份主要的香港報紙的國際報道竟然和台灣的幾乎一樣,當天還多出一條台灣沒有的:一夜歡情,某國某男子把「陽貨」卡在戒指中。

那麼究竟當天世界上發生了些什麼事呢?我只好上網瞧瞧。美國觀點的《紐約時報》有這些:

英國的「非洲調查報告」出爐,要求每一個先進國家將外援大幅增加到國家預算的百分之零點七。英、法、西班牙都已做到,美國卻落後很遠。叙利亞自黎巴嫩撤軍。玻利維亞總統梅薩得到國會支持,繼續執政,但是政治情勢極不穩定。

美國法院判決,美國政府應對匈牙利猶太人賠償二戰間所掠奪的財產……歐洲觀點的《法蘭克福匯報》有這些:歐盟準備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因為中國紡織品嚴重威脅歐洲經濟。

華人在柏林遊行,抗議中國政府的西藏政策。伊拉克的經濟重建碰到很複雜的問題。馬其頓大選被指控作票。法國哲學家談車臣獨立的坎坷以及俄羅斯的霸權……

政治新聞之外,還有財經的和文化方面的國際新聞,譬如聯合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的看法,譬如巴西的小說家、伊朗的電影導演、古巴音樂的評介等等。

三月十二日的日本《讀賣新聞》網上版有二十條國際新聞;新加坡《聯合早報》網上有八條國際新聞,加上轉載十五篇與國際有關的報道。

對比之下,台灣和香港的中文媒體,不知誰影響了誰,還真像:國際新聞的量非常少,而在極少量的國際新聞中,有高比例的姦淫擄掠聳動「雜碎」,要不然 就是浮面的瞬間發生的事件。事件之前的歷史脈絡和深層意義,事件之後的思潮形成和可能影響,事件與事件之間的抽絲剝繭等等,卻極為欠缺。

大學生知道什麼?

這樣的發現令我驚訝,因為,香港的國際化程度超過台北,是一個那麼明顯的事實。二○○四年台灣有一百零三萬人次的觀光客,香港的觀光客卻超過兩千一 百萬人次,是台灣的二十倍。兩千一百萬人次中,一半來自中國大陸,但至少有一半來自世界各國。觀光客多的城市,不可能是一個太閉塞的城市。

台灣在政治上全面孤立,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相對之下香港與國際的接觸機會特別多,各形各色的國際會議此起彼落、經年不斷地在這裏發生。就以 二○○ 五年十二月世貿組織將在香港開會來說,一個這樣的會議給香港人帶來什麼?因為要負責協調,從官員到最底層的小公務員,在與各國政府和代表不斷的來往溝通 中,接觸了國際的議題,更學到國際應對的技巧。衝着世貿會議,全世界反全球化的組織也動員要來香港抗議,由香港的民間團體負責統合。於是香港的民間團體從 統合的運作中也將學到全球性的組織操作,而且在一瞬間就與全世界的反對組織接軌。至於普通市民,由於屆時新聞的炒作,那平常不關心的人對世貿議題都會得到 多一點的認識,平常關心的人則更有機會取得第一手的信息。

每一次國際會議就像一顆石頭拋進池塘裏,漣漪一圈一圈擴散,整個池子受「波及」,而所謂「國際觀」,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漣漪「波及」中逐漸累積見識,逐漸開闊眼界,使「池子」裏的人,覺得自己是國際社會的一分子。

香港人和台灣人一個重大的差別在於,台灣人在多年的政治封鎖之下,很不幸地已經相當與國際社會脫節,而香港人,由於歷史所提供的多種族、多元共處環 境,以及做為中西交匯點的地理條件,很自然地感覺與國際同一個脈動。南亞海嘯香港人人均捐獻居世界第一,一個很核心的解釋,我認為,是因為香港人覺得那些 沙灘上各國各種的死難者,都是他的「街坊鄰居」,很貼近他的心;香港的島上向來就住着無數各國各種的人。太多的「外國人」,其實就是正牌的香港人。

所以香港人其實是在一種國際環境中長大的。可是,為什麼平面媒體的國際新聞那樣貧乏?

我無法回答。只能說,與國際接觸多,可能不代表人們因而對國際就有深刻的認識,有獨立的觀點。

檢驗這個問題,或許也可以換一個方式來問:香港人真的很有國際觀嗎?譬如說,有多少香港大學生了解京都議定書是個什麼來龍去脈?假定他聽過這個詞, 他又是否知道為什麼俄羅斯簽,美國不簽,中國又簽了沒有?他是否說得出來「溫室效應」究竟影響了什麼?布殊侵略伊拉克這個行為,包含了幾個層次的意義,可 以有幾種立場的觀點?他是否能以全球貧富差距問題進行一場辯論?聯合國的二○一五計劃---在校園裏辦各種活動的學生們,有幾成聽說過?幾成的人知道「沙 哈拉沙漠以南」代表什麼?

把中國放在全球視野中

兩千萬人次觀光客之中,一半是大陸訪客,香港人又從這一千萬人次的到訪中,增加了多少對中國的認識?討論中國的層次,除了喜歡內地人來買黃金和化妝 品,除了憎惡內地人講話大聲不守規矩以外,多少人認真地、宏觀地去了解中國?從前用英國殖民者的眼光若即若離地看中國,九七之後轉而用「心繫家國」的角度 看中國 ---有熱烈擁抱,也有冷淡排斥。我總是聽見香港人辯論:究竟應該把中國看成一個現代化進程緩慢的實體,與之保持一種距離,努力維持英國人留下來的現代化 遺產,不被中國同化;還是把中國看做不容置疑的祖國,無條件地熱愛它、擁抱它、維護它所有的美好和惡劣。

我思索的是:除了這兩者之外,有沒有第三個可能的角度?夾在殖民情結和祖國情結中搖擺困惑的香港人,可不可能加一個宏觀的角度---把中國放在一個全球視野中去了解?

對於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在新世紀的「崛起」,它歷史的悠遠曲折、種族的多元多樣、文化的強韌深厚、市場力量的舉足輕重、政治情勢的複雜微妙、對全球 發展影響之巨大深遠,中國根本就是一個重大的全球現象,一個二十一世紀不可忽視的新的國際趨勢。香港人除了「矮矮」地仰頭遠望之外,或許也可以像任何其他 「正常」的社會---法國、瑞典、馬來西亞、日本---一樣,認真而專注地去研究它、深刻而客觀地去了解它、理性而自主地去對待它。無條件地擁抱和預設不 信任的排斥,其實不是唯一的角度。

但是,在熱烈的「烽煙」節目中,在酒酣耳熱的晚餐桌上,在商人聚會的餐廳酒樓裏,在大學和中學的講堂裏、在青少年的網路聊天室裏---溫室效應、伊 拉克戰爭、聯合國扶貧計劃、北剛果的種族屠殺、俄羅斯的民主困境、富國與貧國的劇烈矛盾、中國的嚴重生態問題……這些議題在香港的生活環境裏,被提及、被 討論、被辯論的機率又有多少呢?

2005-05-16

(二之一)

聯合國2015目標 1990-2004進度對兒童影響1 . 貧窮人口減半*貧窮人口定義:每日淨收入低於一美元2 . 飢餓人口減半中國及印度的經濟大幅成長,導致世界平均收入提高,此目標已達成,但實際上沙哈拉沙漠以南,貧窮問題毫無改善個人平均所得提高不等於兒童福利 提高。即使在印度和中國,兒童處境改善極為有限。沙哈拉沙漠以南國家,兒童處境更惡化。全世界所有兒童都能完成小學教育沙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無法達成全 球有21億的兒童失學。以目前發展速度預測,到2015年將仍有7500萬兒童失學─70 %在沙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 2/398個國家無法做到。在沙哈拉沙漠以南、伊拉克、老撾、前蘇聯地區,兒童死亡率甚至增高。每天有3 萬兒童因小病而死亡。如果各國捐款不增加,兒童死亡率到2015年會減低 1/4,達不到 2/3的目標。婦女因生產而死亡比例降低 3/4目標只達成17 %。每年有50萬女性因懷孕或生產而死亡。母親死亡,嬰兒存活率亦受影響。

燈泡何以發光?因為燈泡後面有一套細密的電路網

絡;水龍頭何以出水?因為水龍頭後面有一套完整的

供水流程;樹幹何以成林?因為樹幹下面緊連着一套

環環相扣的生態鏈結。語言何以啟蒙?因為語言後面有着一整套幽微細緻、深奧繁複的思想系統。

確實不少有遠見的人,在大聲疾呼「國際化」的重要。但是不論是在台灣、大陸、新加坡或香港,「國際化」不經思索就被簡化為「學英語運動」;大學爭吵 是否將英語變成規定教學語言,中學在憂慮母語教學是否耽擱了國際化的成效,同時英語運動鋪天蓋地席捲而來;漢語都還講不好、中文都還不會寫的幼兒,開始上 密集而嚴苛的英語課。從上到下其中隱藏的邏輯是,英語好,就有國際觀,就能與國際接軌。

國際觀,與國際接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全球公民意識

回到所謂國際新聞作為一個觀察點。許多西方的重要報紙都特別開闢「學生版」,引導十來歲的中學生關心公共事務。《紐約時報》的學生版比較淺顯,德文 《時代周報》的學生版比較深入。差別的原因可能是,美國自居全球強勢,習慣自我中心思維,一般人對國際知識並沒有迫切的渴求,而德國經過兩次戰爭的慘重打 擊,對民族主義戒慎恐懼,整個教育內涵極端強調國際參與的角度。漢堡的《時代周報》三月十二日的「學生版」新聞導讀的主題就是南亞海嘯。

學生先讀一篇聯合國經濟顧問薩賀斯的專訪。薩賀斯的主要觀點是,海嘯或地震種種自然災難事實上不僅只是自然災難,受害的輕重與人為因素有關。譬如同 樣一場加勒比海颶風,同樣的威力,在貧國海地死傷上萬,在彼岸的邁阿密卻只有十來個人死亡。預警系統的完備、房舍的堅固、政府危機處理的效率、災後重建的 財力和救濟網絡,在在都突顯全球的貧富差距,因此富國對窮國有協助的義務。薩賀斯批評聯合國做的不夠。

由南亞海嘯引出全球貧富問題,由貧富問題引出對聯合國計劃的檢驗。緊接着小 讀者會看到這樣一個對照表(我只取其中 一部分):給學生的討論命題是:1 . 南亞海嘯和貧富差距有什麼關係?2 . 西方國家有責任嗎?為什麼有責任?或者貧國之間也缺乏統整?

3 . 除了政府以外,跨國企業的責任可能會是什麼?

4 . 比較聯合國的目標和薩賀斯的批評。你覺得他的批評合理嗎?為什麼你這樣認為?

透過一篇國際報道,中學生認識了亞洲,認識了貧國與富國之間的互動關連,認識了全球災難中自然和人為的因素,認識了聯合國的體制運作,認識了富國對 地球村的道義責任。這樣一篇國際新聞,其實是在培養下一代的「全球公民意識」:我們在地球這一端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呼吸的空氣、製造的垃圾、發展或收 斂、激進或保守、掠奪或放棄,每一個動作都和萬里以外另一端的人們有最緊密的關連,彼此的作為互相影響,而且最終要共同承擔後果。

有了這種超越國界的公民意識,人們對於自己國內的事務就有不同於以往的評斷標準。所謂國際化國際觀,所謂與國際接軌,指的應該是這種「全球公民意識」的建立:對於其他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有一定的認識,對於全球化的運作和後果有能力判斷,對於人類社區的未來有所承擔。

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承擔,去和全球社區對話、合作、做出貢獻,叫做國際化。《時代周刊》這整套對年輕人「國際觀」的培養,是以德文進行的。老師們 在課堂裏和學生就國際種種議題的討論,也是以德語進行的。他們可能也會試用英文來對話,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用結結巴巴、半生不熟的英語,所能夠達到的思想 深度與理解強度,和用自己最嫻熟的靈魂的語言---母語,是不能比的。

將燈泡黏到牆上

有沒有國際觀,能不能與國際接軌,不在於英語說得流利不流利,而在於有沒有深刻健全的「全球公民意識」;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學英語,就有了國際化,有了全球視野嗎?

一個來自沒水沒電的山溝溝裏的人第一次進城,很驚訝看見水龍頭一扭,就有水流了出來。很驚訝看見牆上的燈泡,一按就有光。於是他設法取得了一節水龍 頭和一個電燈泡。回到家裏,將燈泡黏到牆上,將龍頭綁在棍上。結果燈不亮,水也不來。一個北方荒地的人走過南方沃土,看見一片葱綠豐美的樹林。他把樹全砍 下,把樹幹像棍子一樣一根一根栽進他的荒地裏。等了一年,沒有樹林,只有棍子。

燈泡何以發光?因為燈泡後面有一套細密的電路網絡;水龍頭何以出水?因為水龍頭後面有一套完整的供水流程;樹幹何以成林?因為樹幹下面緊連着一套環 環相扣的生態鏈結。語言何以啟蒙?因為語言後面有着一整套幽微細緻、深奧繁複的思想系統。我們知道沒有後面那個無形的網絡鏈結,燈泡不發光、龍頭不出水、 樹幹不抽芽,但是請問,為什麼我們認為英語會帶來全球視野和國際觀?

英語,當然非常重要,因為對於非英語人而言它是一個簡便的萬用插頭,放在旅行箱裏,到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拿出來,插上電。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以為電的來源就是這萬用插頭。事實上,插頭不能供電,英語也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

英語會變成一個強勢語言,是因為在英語的世界裏出現了累積了強大的創造力:用英語思考的人寫出了「大憲章」,發明了蒸汽機和電燈,發動了成功的革 命,船堅炮利無所不克,萬商出動縱橫海上,訂下了民主規範,領先了科技的發展,又在思想藝術的領域裏出類拔萃。是深邃的思想和創造力造就了語言的強勢,不 是語言帶來了深邃的思想和創造力。如果英語人當初被迫要用俄語或中文來進行思考和表達,而對本身母語英文的掌握反而是二流的,是詞不達意的,是粗糙而無法 進入幽深細微之處的,我不相信英語文化會如此燦爛有光。

從崇山峻嶺中一縷溪流,千曲百折匯集成大水,轉化成能源,再經過無數精密的設計,最後我們客廳裏的燈泡亮了。可是光的來源是什麼?不是燈泡,不是插 頭,是那起自崇山深處的整套過程。我們要培養國際觀和接軌國際的能力,必須從那大水的起點、民族創造力的源頭去尋找,也就是在自己的文字語言的深水水庫中 先學會深潛呼吸和悠游自如,絕不是去買個燈泡,拿回來黏在牆上而已。

(二之二)

龍應台
明報 2005-05-17

Saturday, September 11, 2010

噪音真的多吗?

这是星洲日报才子张立得所发表的文章。。。
http://opinions.sinchew-i.com/taxonomy/term/7

我很少对文章批评,但我显然并不同意张立得这篇文章的内容。内子觉得我对人有偏见,也认为我反驳的文不对文章内容的题。
但我问心无愧。我甚至把在fb上的批评转载到我的部落上。我其实不想发出噪音,只是许多人不断用食指指向对方的时候,却忘了有4跟手指是指向自己的。
其实《星洲日报》遭受到批评或抹黑已经不是秘密的事了。平心而论,星洲作为一个大报,显然在一些课题上变得小家子气,甚至做得太超过了。每个人在面对批评的时候,心里总会不舒服,也是人之常情。我想,在舆论界更是如此,相互积怨,结党成派,也见怪不怪。
人总以为自己读多了几年书,能写几个字,就是所谓的权威。遭受到批评时,更容易为了捍卫自己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积怨不少。但大家都忘了,当时说好的,理想呢?
人要有智慧,能区分偶尔情绪上的抱怨,和真正问题的解决方式。人要做到言行合一,更是一生人的功课啊。(是的,这句话也是对自己说的,时时不断提醒自己。)
我觉得欧阳文风这段话不错:
所有的批评,最终还是必须指向评论者自身:“我又做了甚么?”。自己做不到的事,最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位命令别人去做,如果因此冷嘲热讽,就更令人难过。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他的这篇文章(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33766)

以下是我在facebook上,针对张立得文章的回应/批评:

我其实想unlike。。。facebook是不是应该也设置一个unlike呢?
我不同意张立德的言论,明眼人都知道他在说谁。
我们现在频道多吗,有选择吗?如果有选择,大家就不会只听一个敢讲话名嘴的节目。我没有说名嘴的节目和论点一定都对,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听不看,但你必须开放频道让百家争鸣,这是不能被剥夺的权利!
还有,现在政党垄断电视电台报纸你不批评,反说选择多反而选择更少?!?
是的,我想星洲是最不想我们的社会有独立思考,而他们就可以继续垄断媒体,垄断言论自由!
...原来张立得也不过如此!”
外,我同意张立得说的:当言论只剩下目的,也就变成了噪音。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的目的!好吵哦!”
.....
"我必须说明,我没有对他有任何的偏见,也没有对星洲日报有任何的偏见。另外,我也不是支持那个名嘴的人。文章的焦点就锁住在一个人,这是文章的目的。我是针对张立德的内容进行批评。
选择不听是一种选择。但是为什么选择不听,或许是因为没有选择。
与其花时间和报章篇幅去批评一个人,为什么不用更大的力气去争取媒体开放?这是我批评的目的。难道你不认为,"如果我們社會更多人有獨立思考能力,名嘴基本上就沒有了市場,一些媒體和評論人最不想看到的也許就是社會朝這方面進步吧!"说的不是他自己吗?这才是张立得这篇文章的最大败笔。"

我觉得欧阳文风这篇文章还有可取之处: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33766

Wednesday, August 25, 2010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简介

这是在网络上无意间发现的文章。出处不祥,但就关于物理的内容而言却准确实在。还很长一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p/s: 老婆睡不着的时候,可以讲相对论的故事给她听。有效!哈哈!
祺辉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早在16岁时,爱因斯坦就从书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速度前进的电磁波,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他将看到一幅什么样的世界景象呢?他将看不断前进的光,只能看到在空间里振荡着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这种事可能发生吗?   与此相联系,他非常想探讨与光波有关的所谓以太的问题。以太这个名词源于希腊,用以代表组成天上物体的基本元素。17世纪,笛卡尔首次将它引入科学,作为传播光的媒质。其后,惠更斯进一步发展了以太学说,认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是以太,它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中。与惠更斯的看法不同,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认为,发光体发射出的是以直线运动的微粒粒子流,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18世纪牛顿的微粒说占了上风,然而到了19世纪,却是波动说占了绝对优势,以太的学说也因此大大发展。当时的看法是,波的传播要依赖于媒质,因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光波的媒质是充满整个空间的以太,也叫光以太。与此同时,电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经过麦克斯韦、赫兹等人的努力,形成了成熟的电磁现象的动力学理论——电动力学,并从理论与实践上将光和电磁现象统一起来,认为光就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从而将光的波动理论与电磁理论统一起来。以太不仅是光波的载体,也成了电磁场的载体。直到19世纪末,人们企图寻找以太,然而从未在实验中发现以太。   但是,电动力学遇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与牛顿力学所遵从的相对性原理不一致。关于相对性原理的思想,早在伽利略和牛顿时期就已经有了。电磁学的发展最初也是纳入牛顿力学的框架,但在解释运动物体的电磁过程时却遇到了困难。按照麦克斯韦理论,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也就是光的速度是一个恒量,然而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加法原理,不同惯性系的光速不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适用于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是否适用于电磁学?例如,有两辆汽车,一辆向你驶近,一辆驶离。你看到前一辆车的灯光向你靠近,后一辆车的灯光远离。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这两种光的速度相同,汽车的速度在其中不起作用。但根据伽利略理论,这两项的测量结果不同。向你驶来的车将发出的光加速,即前车的光速=光速+车速;而驶离车的光速较慢,因为后车的光速=光速-车速。麦克斯韦与伽利略关于速度的说法明显相悖。我们如何解决这一分歧呢?   

19世纪理论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出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庙堂”。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爱因斯坦似乎就是那个将构建崭新的物理学大厦的人。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日子里,爱因斯坦广泛关注物理学界的前沿动态,在许多问题上深入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十年的探索过程中,爱因斯坦认真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特别是经过赫兹和洛伦兹发展和阐述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坚信电磁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使他不安,这就是绝对参照系以太的存在。他阅读了许多著作发现,所有人试图证明以太存在的试验都是失败的。经过研究爱因斯坦发现,除了作为绝对参照系和电磁场的荷载物外,以太在洛伦兹理论中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于是他想到:以太绝对参照系是必要的吗?电磁场一定要有荷载物吗?   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吸收思想营养,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相对性原理已经在力学中被广泛证明,但在电动力学中却无法成立,对于物理学这两个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不一致,爱因斯坦提出了怀疑。他认为,相对论原理应该普遍成立,因此电磁理论对于各个惯性系应该具有同样的形式,但在这里出现了光速的问题。光速是不变的量还是可变的量,成为相对性原理是否普遍成立的首要问题。当时的物理学家一般都相信以太,也就是相信存在着绝对参照系,这是受到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的影响。19世纪末,马赫在所著的《发展中的力学》中,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这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5年5月的一天,爱因斯坦与一个朋友贝索讨论这个已探索了十年的问题,贝索按照马赫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两人讨论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领悟到了什么,回到家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问题。第二天,他又来到贝索家,说:谢谢你,我的问题解决了。原来爱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信号的速度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找到了开锁的钥匙,经过五个星期的努力工作,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呈现在人们面前。   

1905年6月30日,德国《物理学年鉴》接受了爱因斯坦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同年9月的该刊上发表。这篇论文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它包含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狭义相对论所根据的是两条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他坚信相对性原理。伽利略最早阐明过相对性原理的思想,但他没有对时间和空间给出过明确的定义。牛顿建立力学体系时也讲了相对性思想,但又定义了绝对空间、绝对时间和绝对运动,在这个问题上他是矛盾的。而爱因斯坦大大发展了相对性原理,在他看来,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同样不存在绝对同一的时间,所有时间和空间都是和运动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任何一个参照系和坐标系,都只有属于这个参照系和坐标系的空间和时间。对于一切惯性系,运用该参照系的空间和时间所表达的物理规律,它们的形式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相对性原理,严格地说是狭义的相对性原理。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没有多讨论将光速不变作为基本原理的根据,他提出光速不变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是从电磁理论和相对性原理的要求而提出来的。这篇文章是爱因斯坦多年来思考以太与电动力学问题的结果,他从同时的相对性这一点作为突破口,建立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理论,并在新的时空理论基础上给动体的电动力学以完整的形式,以太不再是必要的,以太漂流是不存在的。   什么是同时性的相对性?不同地方的两个事件我们何以知道它是同时发生的呢?一般来说,我们会通过信号来确认。为了得知异地事件的同时性我们就得知道信号的传递速度,但如何测出这一速度呢?我们必须测出两地的空间距离以及信号传递所需的时间,空间距离的测量很简单,麻烦在于测量时间,我们必须假定两地各有一只已经对好了的钟,从两个钟的读数可以知道信号传播的时间。但我们如何知道异地的钟对好了呢?答案是还需要一种信号。这个信号能否将钟对好?如果按照先前的思路,它又需要一种新信号,这样无穷后退,异地的同时性实际上无法确认。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同时性必与一种信号相联系,否则我们说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是无意义的。   光信号可能是用来对时钟最合适的信号,但光速非无限大,这样就产生一个新奇的结论,对于静止的观察者同时的两件事,对于运动的观察者就不是同时的。我们设想一个高速运行的列车,它的速度接近光速。列车通过站台时,甲站在站台上,有两道闪电在甲眼前闪过,一道在火车前端,一道在后端,并在火车两端及平台的相应部位留下痕迹,通过测量,甲与列车两端的间距相等,得出的结论是,甲是同时看到两道闪电的。因此对甲来说,收到的两个光信号在同一时间间隔内传播同样的距离,并同时到达他所在位置,这两起事件必然在同一时间发生,它们是同时的。但对于在列车内部正中央的乙,情况则不同,因为乙与高速运行的列车一同运动,因此他会先截取向着他传播的前端信号,然后收到从后端传来的光信号。对乙来说,这两起事件是不同时的。也就是说,同时性不是绝对的,而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这一结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中引以为基础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框架。   相对论认为,光速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不变,它是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由于相对论效应,运动物体的长度会变短,运动物体的时间膨胀。但由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运动速度都是很低的(与光速相比),看不出相对论效应。   爱因斯坦在时空观的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他并且给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质能关系式对后来发展的原子能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是德国物理学的权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文章,认为爱因斯坦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于普朗克的推动,相对论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1907年,爱因斯坦听从友人的建议,提交了那篇著名的论文申请联邦工业大学的编外讲师职位,但得到的答复是论文无法理解。虽然在德国物理学界爱因斯坦已经很有名气,但在瑞士,他却得不到一个大学的教职,许多有名望的人开始为他鸣不平,1908年,爱因斯坦终于得到了编外讲师的职位,并在第二年当上了副教授。1912年,爱因斯坦当上了教授,1913年,应普朗克之邀担任新成立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   在此期间,爱因斯坦在考虑将已经建立的相对论推广,对于他来说,有两个问题使他不安。第一个是引力问题,狭义相对论对于力学、热力学和电动力学的物理规律是正确的,但是它不能解释引力问题。牛顿的引力理论是超距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在瞬间传递,即以无穷大的速度传递,这与相对论依据的场的观点和极限的光速冲突。第二个是非惯性系问题,狭义相对论与以前的物理学规律一样,都只适用于惯性系。但事实上却很难找到真正的惯性系。从逻辑上说,一切自然规律不应该局限于惯性系,必须考虑非惯性系。狭义相对论很难解释所谓的双生子佯谬,该佯谬说的是,有一对孪生兄弟,哥在宇宙飞船上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做宇宙航行,根据相对论效应,高速运动的时钟变慢,等哥哥回来,弟弟已经变得很老了,因为地球上已经经历了几十年。而按照相对性原理,飞船相对于地球高速运动,地球相对于飞船也高速运动,弟弟看哥哥变年轻了,哥哥看弟弟也应该年轻了。这个问题简直没法回答。实际上,狭义相对论只处理匀速直线运动,而哥哥要回来必须经过一个变速运动过程,这是相对论无法处理的。正在人们忙于理解相对狭义相对论时,爱因斯坦正在接受完成广义相对论。   1907年,爱因斯坦撰写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长篇文章《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第一次提到了等效原理,此后,爱因斯坦关于等效原理的思想又不断发展。他以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成正比的自然规律作为等效原理的根据,提出在无限小的体积中均匀的引力场完全可以代替加速运动的参照系。爱因斯坦并且提出了封闭箱的说法:在一封闭箱中的观察者,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无法确定他究竟是静止于一个引力场中,还是处在没有引力场却在作加速运动的空间中,这是解释等效原理最常用的说法,而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是等效原理一个自然的推论。   1915年11月,爱因斯坦先后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在这四篇论文中,他提出了新的看法,证明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并给出了正确的引力场方程。至此,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广义相对论诞生了。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长篇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首先将以前适用于惯性系的相对论称为狭义相对论,将只对于惯性系物理规律同样成立的原理称为狭义相对性原理,并进一步表述了广义相对性原理:物理学的定律必须对于无论哪种方式运动着的参照系都成立。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爱因斯坦用太阳引力使空间弯曲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43秒。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大预言是引力红移,即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向红端移动,20年代,天文学家在天文观测中证实了这一点。广义相对论的第三大预言是引力场使光线偏转,。最靠近地球的大引力场是太阳引力场,爱因斯坦预言,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一点七秒的偏转。1919年,在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鼓动下,英国派出了两支远征队分赴两地观察日全食,经过认真的研究得出最后的结论是:星光在太阳附近的确发生了一点七秒的偏转。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正式宣读了观测报告,确认广义相对论的结论是正确的。会上,著名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长汤姆孙说:“这是自从牛顿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关于万有引力理论的最重大的成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爱因斯坦成了新闻人物,他在1916年写了一本通俗介绍相对论的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到1922年已经再版了40次,还被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广为流传。   相对论的意义: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它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对洛伦兹变换协变的,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广义相对论又在广义协变的基础上,通过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惯性长与普遍参照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规律的广义协变形式,并建立了广义协变的引力理论,而牛顿引力理论只是它的一级近似。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物理学只限于惯性系数的问题,从逻辑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从而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   狭义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规律,并提示了质量与能量相当,给出了质能关系式。这两项成果对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并不明显,但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却显示了极端的重要性。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有的接近甚至达到光速,所以粒子的物理学离不开相对论。质能关系式不仅为量子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根据。   对于爱因斯坦引入的这些全新的概念,当时地球上大部分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仑兹,都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有人说“当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旧的思想方法的障碍,使这一新的物理理论直到一代人之后才为广大物理学家所熟悉,就连瑞典皇家科学院,1922年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时,也只是说“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更由于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对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辞中竟然对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字未提。

E=mc^2
  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信息守恒定律)   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甚至有人以为,物质不灭定律是一条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物理定律,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能量是运动的量度;能量与质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物体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物体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 (这里的E代表物体的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即3×10^8m/s)。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正确地解释了各种原子核反应:就拿氦4来说,它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质量就等于2个质子和2个中子质量之和。实际上,这样的算术并不成立,氦核的质量比2个质子、2个中子质量之和少了0.0302原子质量单位[57]!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2个氘[dao]核(每个氘核都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时,大约放出 2.7×10^12焦耳的原子能。正因为这样,氦4原子核的质量减少了。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在2个氘原子核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似乎质量并不守恒,也就是氦4原子核的质量并不等于2个氘核质量之和。然而,用质能关系公式计算,氦4原子核失去的质量,恰巧等于因反应时释放出原子能而减少的质量!   这样一来,爱因斯坦就从更新的高度,阐明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指出了两条定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 ,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上帝不掷骰子”

  爱因斯坦曾经是量子力学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满意量子力学的后续发展,爱因斯坦始终认为“量子力学(以玻恩为首的哥本哈根诠释:“基本上,量子系统的描述是机率的。一个事件的机率是波函数的绝对值平方。”)不完整”,但苦于没有好的解说样板,也就有了著名的“上帝不掷骰子”的否定式呐喊!其实,爱因斯坦的直觉是对的,决定论的量子诠释才是“量子论诠释”的本真、根源。爱因斯坦到过世前都没有接受量子力学是一个完备的理论。爱因斯坦还有另一个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他的时候才存在?”
宇宙常数

  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曾将宇宙常数(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 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Λ 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即所谓的反引力的固定数值)代入他的方程。他认为,有一种反引力,能与引力平衡,促使宇宙有限而静态。当哈勃得意洋洋的在天文望远镜展示给爱因斯坦看时,爱因斯坦惭愧极了,他说:“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宇宙是膨胀着的!哈勃等认为,反引力是不存在的,由于星系间的引力,促使膨胀速度越来越慢。   那么,爱因斯坦就完全错了吗?不。星系间有一种扭旋的力,促使宇宙不断膨胀,即暗能量。70亿年前,它们“战胜”了暗物质,成为宇宙的主宰。最新研究表明,按质量成份(只算实质量,不算虚物质)计算,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96%。看来,宇宙将不断加速膨胀,直至解体死亡。(目前也有其它说法,争议不休)。宇宙常数虽存在,但反引力的值远超过引力。也难怪这位倔强的物理学家与波尔在量子力学的争论:“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不要指挥上帝如何决定宇宙的命运)   林德饶有风趣的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爱因斯坦)这么喜欢这个理论,多年后依然研究宇宙常数,宇宙常数依然是当今物理学最大的疑问之一。”

Sunday, August 22, 2010

愿朋友们健康喜乐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的真相,是谁也逃不了。佛陀就是想要寻求解脱生老病死,才会去修行得道。

活到了30岁,其实也经历过许多的生老病死。在我有意识之后,第一次触碰生命,是在小学外公过世的时候。外公在老年时期开始有许多的老人病,糖尿、高血压等,让外婆长时间需要照顾他,或许对外公和身边的人,是一种解脱。

中学时期,身边也有朋友因车祸而撒手人间。记忆中有两个这样的故事,都是因为年少气盛,摩多车意外。虽然有些意外最终还是无法避免,但小心驾驶,是我们能够做的。

大学时期,公公也因为高龄过世。年轻时在园丘里工作,让他锻炼起硬朗的体魄。当时也开始思考着,如果躺在里面的是自己,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那也是我第一次无意间看到父亲红着眼睛,闪烁着泪光。才突然发觉到,父亲从没有在我们面前流过眼泪。(如果有一天,我也做了父亲,是不是也要永远表现无比的坚强?)

最近一次接触死亡,是君的一个“红颜”知己。他比我们小两岁,是一个想法独特,勇于活出自我生命的青年。28岁的这年,他比我们先走一步了。我和他也算是朋友吧。去年他特地出席了我和君在沙巴的婚礼。我带着家人和朋友,包括这位刚结识的朋友,一同到神山玩了两天一夜。最让君感动的,是他在我们的婚礼上献唱了一首歌。他的离去,震撼了我。他的故事,更让我深深体会到,照顾身体的健康,保护好自己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有些健康的人,存有侥幸的心理。以为年轻,可以任由挥霍生命。不管是熬夜的努力工作,或是璀璨的夜生活;无论是平时不均衡饮食,还是不断的抽烟喝酒,对我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对待自己的身体。那些自以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的人,都会自以为是的相信下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永远不会是自己。像那些喜爱速度的人,不会不了解魂断公路的可怕危险;当你在他面前说教的时候,他就会是一副不屑的眼神望着你说,“你根本不了解什么叫做的速度!”甚至会堂而皇之的告诉你,”你不懂生命的精彩!“

或许,只有身上有病痛的人,才会珍惜生命的可贵。

人非常的渺小。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争取它的宽度;我们不能预知明天,却可以努力每天活出精彩。

我懂,要活出每天的精彩。但有些人会固执,甚至自以为是的认为,只有不断燃烧自己才是每天的精彩。有些人也会认为,呈年轻应该多拼一些,多赚几个钱,将来好过一点。
但,对我而言,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保持安全的水平上,努力的活出精彩,努力的拼多一些。
我承认,努力是很重要,但是超时的努力是不对的;没有计划的努力,是愚蠢的。

真的,活出精彩是有底线的。至少要保持生活规律,充足睡眠,远离烟酒。在这个基础上活出精彩,才算是有意义的。

25日是外婆的祭日,转眼间,她老人家已经走了3年。外婆是肺部感染,但也因为高龄的抵抗能力不足。她老人家其实走得很快,没有承受太多的痛苦,或许也因为不想连累子女吧。其实,如果能像外婆一样的走好,也算是一件幸福人生。我希望我能像她一样的幸福。
http://cheehueiblog.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html

所以,朋友们,请不要抱着一次半次的侥幸,不要熬夜,永远保持足够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作息,远离烟酒,多喝水,勤运动。生命它不能重来!

Friday, June 25, 2010

Sunday, June 13, 2010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 - 《心灵鸡汤1》

在网络上看很有意思的文章。。。转载和大家分享。。。据说是《心灵鸡汤1》里的一篇文章。。。
祺辉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
把美德、善行推荐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
——贝多芬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你的孩子是在何种环境下长大的呢?
(桃乐丝·诺帝)

Wednesday, May 19, 2010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感谢内子的分享文章,这是作为一个学术人的素养。。。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但是要慢慢咀嚼品尝的文章。。。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1958年10月25日 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本科(1980)和硕士(198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93)。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 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 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 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 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 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 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 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 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 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 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 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 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 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 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 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 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 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 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 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 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 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 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 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 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 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 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 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

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 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 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 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 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

我常说英文 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 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 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 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 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 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 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 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 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 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 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 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 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 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 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 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 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 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 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 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 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 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 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 讲究漂亮的style,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 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 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 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 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 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 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 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 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 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 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 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但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 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 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 「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 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John Nash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 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 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 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 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 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 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 有用的书籍或是资料非常熟悉。

2.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 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 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 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 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 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 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 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 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资料。其它的工具,不管 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 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助益,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 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 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 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 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 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 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 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 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 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 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 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 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画很好,我的著 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 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 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 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 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 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

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 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 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 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 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 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 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 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资料可能 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 好。

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 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 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 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 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1960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 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谓ibid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 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et.al.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善用 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 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 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browse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 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 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 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 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 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 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conceptualize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 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 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 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 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迹下面竖一 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 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 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 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 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 Pavarotti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 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把一位 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 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 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 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 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 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 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 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 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 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

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 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 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 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 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 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 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Saturday, May 15, 2010

我真的真的很想你,很想家。。。

我一个人吃饭,写信,到处走走停停。。。
只是或许我比阿桑好一点,我还能通过电话对你说话谈心。。。
那是我魂魄最踏实最快乐的时刻。。。

在空气中不断补抓你的身影,这已然成了我的习惯。。。
临睡前,我总是默默祈祷你就在身边。。。
一个人,就好象孤魂野鬼。。。
没有灵魂,我无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很久以前,我以为理想就是生命的一切。。。
于是我不断勇往直前。。。
如今我明了,人生不只是理想。。。
现在我只想要和你在一起,平平静静过生活。。。
因为你,而我存在。。。
我开始倒数,新生活、新生命的到来。。。

Monday, May 10, 2010

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教你如何把密码藏在图片里 :)

存放密码最安全的是什么?当然是藏起来。今天教大家一个小秘诀:把密码藏在图片里面。别人压根想不到在里面~

第一步:新建一个存放密码的txt文本;(或把多重文件zip起来,可以使用WinRar 或7-zip)

第二步:把一个图片文件放在txt的同一目录下;

第三步:“开始”菜单----运行----cmd----用命令转到你的目录下。

第四步:开始合并文件;

输入命令:COPY xxx.jpg /b + yyy.txt /a zzz.jpg
or
copy /b xxx.JPG + Hidden.rar xxx.jpg

第五步:检测图片密码文件;

用windows图片查看器看:完全是一样的图片。

我们再用记事本(notebook)打开这个图片:我们会发现在文本的最后就有我们的密码。

修改了一下,希望容易阅读,方便各位朋友。好了,教程到此结束了,大家可以藏自己的秘密了。


Supporting Information

复习下copy命令的用法
COPY [/D] [/V] [/N] [/Y | /-Y] [/Z] [/A | /B ] source [/A | /B]
[+ source [/A | /B] [+ ...]] [destination [/A | /B]]

source 指定要复制的文件。
/A 表示一个 ASCII 文本文件。
/B 表示一个二进位文件。
/D 允许解密要创建的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为新文件指定目录和/或文件名。
/V 验证新文件写入是否正确。
/N 复制带有非 8dot3 名称的文件时, 尽可能使用短文件名。
/Y 不使用确认是否要改写现有目标文件的提示。
/-Y 使用确认是否要改写现有目标文件的提示。
/Z 用可重新启动模式复制已联网的文件。

教你如何把衣服洗干净

以下是从网络上摘录下来的资料,自己并没有真正亲身尝试过。。。留下来以后需要用到时候,可以提供参考和尝试。。。各位好老公学习起来,以后老婆有洗衣烦恼时便能派上用场,叫你的内人不崇拜你也难。。。哈哈。。。


《教你如何把衣服洗干净》

1、洗衣服上的红墨水渍:新渍先用冷水洗,再用温肥皂液浸泡一会儿,再用清水漂洗;陈渍可先用洗涤剂洗,再用10% 的酒精溶液搓擦即可祛除。

2、墨渍:可用饭粒和洗涤剂调匀,涂在污渍部分搓擦,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用一份酒精、二份肥皂制的溶液反复涂擦,亦有良好效果。

3、圆珠笔油渍:首先要看看衣服是什么料子,一般做法是在污渍处下面放一块毛巾,用小鬃刷沾上酒精顺丝轻轻刷洗待污渍溶解扩散后,再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抹上肥皂轻轻刷洗,这样反复两三次,就能基本除去圆珠笔油。如果洗后还留有少量残迹,可再用热肥皂水浸泡或煮沸就可以除去,对棉和棉涤织品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毛料装沾上圆珠笔油,可先把污渍处放到三氯乙烯和酒精(比例是二比三)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同时不断用毛刷轻轻刷一刷,待大部分油渍溶解后,再用低温肥皂水或中性洗衣粉洗净。

4、霉斑:用2%的肥皂酒精溶液擦拭,然后用漂白剂3%-5%的次氯酸钠或用双氧水擦拭,最后再洗涤。

5、汗渍:衣服上沾上了汗水,时间一长容易出现黄斑,有了汗渍可把衣服放在5%食盐水中浸泡1小时,再慢慢搓干净。

6、羊毛衫受污染:用开水将中性肥皂液体溶解并加一汤匙硼砂,等温度降至60度把羊毛衫放入皂液浸泡三四小时,再在40-50度的温水中轻轻揉洗,最后用温水漂洗。如还有洗不净的污染处,可用皂液加两汤匙松节油,调成乳状洗涤,洗净后的毛线衫任其自然干燥,至大半干时可用不太烫的熨斗隔一层布将其烫干熨平,再略加晾晒即可。

7、血渍:刚染上的血渍可先用冷清水浸泡几分钟,然后用肥皂或酒精洗涤。如是陈迹可用柠檬汁加盐水除掉,也可用白萝卜揩擦,但切忌用热水洗。也可以用清水将血渍洗至浅棕色后,再用甘油皂洗涤,最后在温水中漂洗干净。

8、烟筒油渍:衣服上染上烟筒油渍要立即用汽油擦洗(从污迹外部往里擦洗,避免污迹扩大)或用温皂液洗涤。

9、洗衣服上的腊纸、复写纸色迹:先用洗衣粉洗,再用汽油洗,最后用酒精擦。

10、咖啡迹:不太浓的咖啡污迹可用肥皂或洗衣粉浸入热水中清洗干净;较浓的咖啡则需在鸡蛋黄内洒入少许甘油,混合后涂抹在污迹处,待稍干后再用肥皂及热水清洗咖啡污迹可清除干净。

11、洗衣服及台布上的鸡蛋迹:衣服,尤其是饭桌的台布上常有鸡蛋的污迹,先把台布浸在冷水里,浸透后用棉布或棉布蘸少许食盐擦拭,最后用温水清洗。

12、口红迹:染在浅色服饰上的口红,可先浸透汽油,然后再用肥皂水擦洗便可洗净。

13、口香糖污迹:沾在衣物、墙壁或其他物品上的口香糖污迹,可先用棉花或布巾浸上白醋,

再用其擦洗污迹处,可擦洗干净。

14、桐油渍:先用汽油将桐油渍浸软,再用豆腐渣擦洗,可除净。

15、膏药:用温白酒洗除。

16、碘酒污:用面粉洗除。

17、红汞污:用醋洗除。

18, 醋渍:衣物上沾上了醋迹或酱油迹,可撒上少许白砂糖搓揉,再用温水洗净。
补充:

油渍
  ①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松香水、香蕉水,汽油等来擦洗,然后放人3%的盐水里浸几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②丝绸饰品如果沾上油渍,可用丙酮溶液轻轻搓洗即可。
  ③深色衣服上的油渍,用残茶叶搓洗能去污。
  ④少许牙膏拌上洗衣粉混合搓洗衣服上的油污,油渍可除。
  ⑤取少许面粉,调成糊状,涂在衣服的油渍正反面,在太阳下晒干,揭去面壳,即可清除油渍。

油漆渍
  ①衣服沾上油漆、喷漆污渍,可在刚沾上漆渍的衣服正反面涂上清凉油少许,隔几分钟,用棉花球顺衣料的经纬纹路擦几下,漆渍便消除。1日漆渍也可用此法除去,只要略微涂些清凉油,漆皮就会自行起皱,即可剥下,再将衣服洗一遍,漆渍便会荡然无存。
  ②新渍可用松节油或香蕉水揩试污渍处,然后用汽油擦洗即可。陈渍可将污渍处浸在10—20%的氨水或硼砂溶液中,使凝固物溶解并刷擦干净

酒渍可以用煮沸的牛奶擦试,非常有效。其中以白棉麻质衣物最有效。

墨渍、唇膏渍水洗后用洗涤剂洗,或用糯米饭与洗涤剂调匀,也可用牙膏涂在污渍部分揉搓,然后用水漂洗。如果是丝绸料,要将污渍面向下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涂上干洗剂或酒精,揉搓丝织品污迹背面,直至污迹消失,然后洗涤、漂洗。

霉斑
  ①衣服出现霉点,可用少许绿豆芽在霉点处揉搓,然后用清水漂洗,霉点即可去除。
  ②新霉斑先用软刷刷干净,再用酒精洗除。陈霉斑先涂上淡氨水,放置一会儿,再涂上高锰酸钾溶液,最后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处理和水洗。
  ③皮革衣服上有霉斑时,用毛巾蘸些肥皂水措擦,去掉污垢后立即用清水洗干净,待晾干后再涂甲克油即可。
  ④白色丝绸衣服上的霉斑,可用5%的白酒擦洗,除霉效果很好。
  ⑤丝绸衣服出现霉斑,一般可以在水中用软刷刷洗,若霉斑较重,可在霉斑的地方涂上5%谈盐水,放置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即可。

衣物上粘有口香糖难以除去,若将衣服放置冰箱一段时间,口香糖经冷冻变脆,用刀片就容易刮掉了。

染色衣物经过洗涤,往往会发生褪色现象,如果将衣服洗净后,再在加有两杯啤酒的清水中漂洗,褪色部位即可复色。

白衣服穿久了常常会变黄,可以把它浸泡在加有蓝靛的溶液里漂洗,结果会洁白如新

Friday, May 07, 2010

好想,累的时候抱抱你!

谢谢内子转载这篇文章。。。这真是非常契合我们情况的文字。。。于是把它转载过来部落,和朋友一起分享。。。
­

《好想,累的时候抱抱你!》--回忆

­很喜欢拥抱,喜欢与心爱的人深情相拥的感觉,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只是静静地拥抱,久久不要分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会与心爱的人真正溶为一体的真实感。在那一刻,相信时间也会为我们停止的……

好想,累的时候抱抱你!  ­一直以来都觉得,拥抱,较之亲吻更加真实、温馨,那个可以让你依靠的胸膛一定是很温暖的,肩膀也一定很坚实。不然为什么大家在伤心哭泣的时候,总想找个肩膀来依靠呢,我想,其实更多地是想要一个拥抱吧。­拥抱的时候,内心会溢满一种叫甜蜜的情愫,拥抱的感觉是真实和安全的,因为拥抱是有温度的,拥抱是有声音的……

  ­拥抱的含义有很多:
  ­情侣间的拥抱,是幸福甜蜜的;
  ­夫妻间的拥抱,是宽容理解的;
  ­朋友间的拥抱,是贴心信任的;
  ­吵架后的拥抱,代表妥协与原谅;
  ­相逢后的拥抱,代表思念与激动;
  ­离别前的拥抱,代表不舍与期待……

  ­拥抱,是无声的语言,拥抱,是最简单的接受与认可……
  ­拥抱的时候,彼此是被需要的,被别人需要是时候,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时候……

  ­曾经在篇文章上看到一段话:
  当一个女人从背后抱着你的时候,请一定别再挪动脚步,而请转过身,紧紧抱着自己的女人。
  因为,当一个女人愿意从背后深情抱着你的时候,代表着她把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了你,那拥抱里,有着太多太多的爱……
  ­当一个男人从背后拥抱着自己的女人,两人的感觉是温馨和甜蜜的;当一个女人从背后拥抱着自己的男人,女人是无声的祈求,而男人是心的复归和宁静……

  ­亲爱的,我曾经说过,好想累的时候你能抱着我,其实,我何尝不想累的时候,你能在身边,无需太多言语,只要一个拥抱,再苦再累都值得……

  ­也好想,能够在你累的时候,从身后环住你的腰,把脸轻轻靠在你的后背,静静地,无需语言,用心灵对话,倾听彼此内心的声音……

  ­亲爱的,不能守在你的身边,不能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给你安慰;不能在你累的时候给你拥抱;也不能在你喝醉的时候假装很生气的臭骂一顿,然后再把你带回家;更看不到你面对这么多不可能时的无奈与心酸……

  ­­可是,我是可以体会你的心情的,因为,在你倍受思念痛苦的同时,我和你是一样的,可是我们别无选择亲爱的……

  ­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电话再甜美,话语再安慰,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

  ­拥抱,真得这么遥不可及吗?

  ­请相信我,我会用我的双臂,在你看到我的第一眼时拥你入怀。

  ­亲爱的,好想好想你,好想好想累的时候能抱抱你……

Thursday, April 29, 2010

无题

很久以前,我以为我能承受孤单和寂寞。。。
最多不就是把自己弄得很忙碌,不去面对寂寞,寂寞也不会找上自己。。。
因为你,我的世界从此改变。。。
无时无刻,我都牵挂着。。。夜深人静时,我更有说不出的想念。。。
有时候真的很辛苦。。。

人生,如何能让它可以更美好?
努力工作固然是必要条件,但似乎,它不一定能保证可以让生活美好。
怎么总是看到别人都过得很好,总是在羡慕别人的生活呢?

发发完牢骚,或许我还得在继续努力生活吧。。。

Wednesday, April 28, 2010

《亲爱的国阵政府,我告诉你我要什么?》

《独立新闻在线》- 《前锋报》召唤马来人团结 国阵失华裔支持细历有难?

《亲爱的国阵政府,我告诉你我要什么?》

Hulu Selangor补选刚过,各路评论人、媒体、政治政党研究员纷纷对这次补选的选情做了深入的报道。从票箱选票、地区,大家都意识到华裔选民支持民联,而巫裔和印裔同胞则有回流国阵的趋势。
巫统喉舌《马来西亚前锋报》终于开炮了,“马来西亚华人,你们还想要什么?”国阵许了承诺,为什么不是用选票”报答“国阵?

马来报章编辑的逻辑真的很低能,完全把政府和政党的概念搞混了。国阵现在用国家纳税人的钱来说是国阵许下的承诺,要人民投票给他。这是那一门子的道理?如果你真要拨款发展讨好选民,也好歹得从巫统、马华或民政的钱出来,如此
明目张胆的假借国家拨款发展之名,施竞选之实,国库通党库,买票贿选的罪名,要如何算?现在怎么还恶人先告状?这样的逻辑,跟强奸犯狡辩女人穿着太暴露而引人犯罪的逻辑如初一侧!怎一个低能了得?

有这样思维的民族真的很可悲。怪不得国家发展了那么久,一些族群还是被抛在后头(这不是我说的,是那编辑自己找到的数据。)

我也是马来西亚华人。你问说华人要什么,我想我非常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先不谈华小,印小或原住民土地问题,也先不管马来特权或种族固打。更先不提巫统嚣张,一党独大,为所欲为的作风。
我要说的是国家的问题。

1)贪污腐败问题,国阵有没有政治意愿要改变现状?如果连警察都贪污的时候,你还能期待什么?谁能把反贪委员会直接由国会监督管理,让它真正独立运作,我就先把票投给他!
2)我们的司法受到执行和立法机构的侵蚀,谁能提出有效改革方案,让司法回复到独立时期的独立性和崇高地位,我就把票投给他!
3)国家经济萎靡不振,新经济模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我不要一个只懂得包装的”一个马来西亚”。
谁能提出一个脚踏实地,有效发展国家经济的大方向和具体路线,提高国家竞争力,我就把票投给他!
4)谁保证删除种种恶法,我就把票投给他!
5)我现在要政党轮替,要创造两线制的政治环境,让政党或各个联盟相互良性竞争。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环境之前,我只能把票投给弱势的一方,至少要否决国会三分二的绝大多数票形势,避免执政党为所欲为,胡乱修宪或立法,更不能随便修改选区
划分
6)谁能许下恢复地方选举的承诺,我就把票投给他!
7)谁能真正开放媒体,恢复
新闻与言论自由,我就把票投给他!腰斩NTV7的《非谈不可》,国营电视台《前线视窗》的巴贡专题被令停播,请给我交代。
8)谁能停止人才外流,或开放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吸收外国人才发展国家,我就把票投给他!(像新加坡那样疯狂招揽外国人才,恐怕把新加坡挤爆或超重下沉都在所不惜的人力资源政策,你能做到吗?)

还有太多太多的承诺可以许的,你有政治意愿许来换我手中的一票吗?
郑丁贤这次说得是对的,华人要的是未来。(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4467)
你能许我一个未来吗?

做人需要学习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但不能永远只迷恋在过去的辉煌,闭门造车。人更不能只追求跟以前一样生活,而看不见世界变化之大。
人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随遇而安也没有不好。只是为了跟前的利益,忽略了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大勇气继续努力才是。
我不想说我是有远见的,但我很庆幸,我是希望能看到未来而去努力的人。


Friday, April 16, 2010

知足常乐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只是成熟得让人堕落,我宁愿选择让自己愚昧无知。

人除了要学习从创伤中痊愈之外,也要学习知足。。。。

五月天 - 知足

怎么去拥有 一道彩虹
怎么去拥抱 一夏天的风
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
总是不能懂不能觉得足够

如果我爱上 你的笑容
要怎么收藏 要怎么拥有
如果你快乐 不是为我
会不会放手其实才是拥有
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
为了你而祈祷 而祝福而感动
终于你身影消失在 人海尽头
才发现 笑着哭 最痛

那天你和我 那个山丘
那样的唱着 那一年的歌
那样的回忆 那么足够
足够我天天都品尝着寂寞

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
为了你而祈祷 而祝福而感动
终于你身影消失在 人海尽头
才发现 笑着哭 最痛
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
为了你而祈祷 而祝福而感动
终于你身影消失在 人海尽头
才发现 笑着哭 最痛
如果我爱上 你的笑容
要怎么收藏 要怎么拥有
如果你快乐再不是为我
会不会放手其实才是拥有
知足的快乐叫我忍受心痛
知足的快乐叫我忍受心痛

Wednesday, April 14, 2010

马来西亚的政治人物。。。悲哀!

《独立新闻在线》- 直认安可国际天价有回报 纳兹里猛赞修补马美关系


很久没有看新闻生气了。早上看到纳兹里的谈话,我简直气疯了!
我在这里教课打分,美国学生可是看我脸色。。。你他妈的在马拉西亚给美国擦鞋!
28年跟美国交恶,为什么突然又要跟美国好了?这样花钱搞美外交,你不如花钱去嫖妓!
说杀人犯、走私犯娉卡巴星打官司,安华找卡巴星打官司不代表安华就是杀人犯。。。安可国际是以色列公司,但马来西亚政府找安可国际做外交工作不代表马来西亚支持以色列。。。
这个逻辑只有笨到马来西亚的政治人物才说得出口。。。问题不是安可国际,而是我们外交部要来做什么用的?一下跟美国交恶,一下又要跟美国好,你把国家外交当家家酒?
你一下闹分手,一下又花钱想结婚。。。你真是连嫖客还不如,至少他们还懂得游戏规则。。。

马来西亚有这样的政治人物,shame on you!

Friday, April 09, 2010

人生无常

一个朋友的突然离世,让身边的朋友都措手不及。。。
没有人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走得孤单。。。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上天对他很不公平,上天对不起他!
把他带来人世间,却不曾给他最好的安排。。。

但他依然热诚的活着,付出着。。。为了朋友,为了华文学会。。。
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敬佩你的坚强,学习你的乐观。。。

谢谢有你这个朋友。。。谢谢你一直以来照顾晓君。。。
谢谢有你这样一个朋友,提醒我要更珍惜身边的朋友、家人、 爱人和身边的一切。。。

脱离了人世间的苦难,你一定会更好!
永在怀念中。。。


Saturday, April 03, 2010

君,生日快乐!

亲爱的老婆 :
不能在你身边陪你一起度过,心里很不好受。。。
不过今年你的生日,有全天下的天主和基督徒为你庆祝,希望你也能收到我最深的祝福。。。
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祝你永远开心幸福。。。
Happy Birthday to you...

老公

Wednesday, March 24, 2010

觉得做人累了就看看

爱人在面子书转给我看到的文章。。。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notes/srjkc-gm/jue-de-zuo-ren-lei-le-jiu-kan-kan/372416583993

《觉得做人累了就看看》

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沈默。本来就
不 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认为不必对全世界喊话。却 也有时候,你被最爱的人误解,你难过到不想争辩,也只有 选择沈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应该懂,若他竟然不 能懂,还有什么话可说?那么,不想说话,就不说吧,在多说无 益的时候,也许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至少平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坚强, 而且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快乐?在这种情形 下,恐怕是太为难你了。毕竟,谁能在跌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还觉得高兴?但是至少可以做 到平静。平静地看待这件事,平静地把其他该处理的事处理好。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
   
不要想如果当初  
人生是一条有无限多岔口的长路,永远在不停地做选择。如果 只是选择吃炒面或炒饭,影响似乎不大,但选择读什么科系、 做什么工作、结婚或不结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个选择 都影响深远,而不同的选择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于人生没有重来 的机会啊。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不会怎样怎样。。。这种充满怅然的喃喃自语,还是别再多说了吧。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 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如果当初做了不一 样的选择。
  
保持单纯  
因为思虑过多,所以常会把自己的人生复杂化了。明明是活在 现在,却总是念念不忘着过去,又忧心忡忡着未来;坚持携 带着过去、未来与现在同行,你的人 生当然只有一片拖泥带水。而单纯是一种恩宠状态。单纯地以皮肤感受天气的变化,单纯地以鼻腔品尝雨后的青草香,单纯地以眼睛统摄远山近景如一幅画。单纯地活在当下。而当下其实无所谓是非真假。既然没有是非,就不必思虑;没有真假,就无须念念不忘又忧心忡忡。无是非真 假,不就像在做梦一样了吗?是呀,就单纯地把你的人生当成梦 境去执行吧。
  
控制情绪别浪费了
今天的你,是不开心的你,因为有人在言语间刺伤了你。你不 喜欢吵架,所以你离开;可是你只是离开了那,却没有离开 被那人伤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气。愈有气,你就愈没 有力气去理会别的事情,许多更该用心去做去想去处理的事 件,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烦意乱之中,被轻忽被漠视被省略 了。因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气。在情绪上做文章,这 是对自己的浪费,而且是很坏的浪费。毕竟,生气也是要花 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情绪控制 了你,当你又要生气之 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别浪费了。”
  
悄悄悄悄地回归平静  
曾经有一段时间,你心情低落,甚至懒得拉开窗帘,看着窗外 的阳光。因此你当然也忘了去看看,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 要喝水的百合花。如此不知过了多久,总算有一天,你度过 了心情的低潮,同时也想起了你的百合。天啊,可怜的花, 它还活着吗?你战战兢兢地拉开窗帘,却见它迎风招摇,花 颜可掬。原来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你虽然忘了喂它喝水, 老天却没忘了以雨露眷顾它呢。许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视线 之外进行,而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们自己。天生万物,天养万 物,一切其实无须担心。。。

你只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遗憾。。。足矣!!!

Tuesday, March 23, 2010

几时才能毕业?

曾几何时,自己向往的工作和兴趣,我会对它失去信心。。。曾经,我可以为了它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如今,我却失去了耐心,有时候反而想逃避。。。
真的累了。。。这样的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灵上的累。。。这样的累,得不到慰藉,很辛苦。。。辛苦,所以想逃,不敢也不愿去面对。。。
我不要什么大成就,也知道不是所有事都能有成绩。。。我只想快乐一点,心情开心一点,人生可以有一点挑战,但不应该太多忧虑。。。
在体力和精力上,开始有点吃力。。。或许真的老了。。。
曾经,我向往漂泊;如今,我只想靠岸。。。

Monday, March 22, 2010

Design and Research I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Sciences

Adopted from:http://www.iiis2010.org/wmsci/website/default.asp?vc=36

The Nobel Laureate Herbert Simon affirmed that design is an essential ingredient of the Artificial Sciences and, consequently, a required process i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specially in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nd Business.1 Ranulph Glanville,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ybernetics and expert in design theory, affirms that "Research is a variety of design. So do research as design."2 "Design is key to research. Research has to be designed."3 Frayling asserts that "doing science is much more like doing design."4 "Both Design and Research are characterized by iterative cycles of generating ideas and confronting them with the world."5 Both Science and Design use generative and evaluative thinking, but Science stresses the evaluative one (by logic, deduction, strict and mostly explicit definitions, verbal notations, etc.), while Design focuses on the generative one (which is usually associative, analogical, and inductive thinking, using loose definitions, and supported by visual representation as doodling, sketching, diagramming, prototyping, etc.)6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uthors, especially in the last decade, are stre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sign and Research. Design is, implicit or explicitly, an essential activity in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and an explicit backbone of the Artificial Sciences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etc.). In turn, Design,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includes research activities. In Natural Sciences, design activities (hypothesis construction, experiment design, etc) are means used in research, with the purpose of generating knowledge to be evaluated (validated and/or verified). In Artificial Sciences research is one of the means used to generate the knowledge required for design effectiveness. In other words, Design is a mean for Research, and Research is a mean for Design. Design and research are related via cybernetic loops in the context of means-ends logic. A visual schematization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sign and Research is shown below.

Research nurtures 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Design is usually nurtured by several scientific disciplin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Engineering, Architectural, etc. designs. Consequently, a multidisciplinary audience (as that of The 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is one of the most adequate context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a symposium on Design and Research.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Richard Buchanan7, one of the four designing areas "is the design of complex systems or environments for living, working, playing and learning, and he associates this area to the System Approach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ic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uthors are also associating Design concepts to those of Cybernetics8, and, since one of the four areas defined by Buchanan is "Design of Symbolic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cs and cyber-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the desig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Visual Computing, Human-Machine Interface Design, Web Design, Multimedia Design, Graphic Computing Design, etc.)


1 Herbert A. Simon, 1996,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Third Ed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p. 111)
2 Ranulph Glaville, 2010, "Keeping Faith with the Design in Design Research," previously in Designing Design Research 2 : The Design Research Publication, Cyberbridge-4D Design/drse.html, Editor Alec Robertson, De Montfort University, Leicester, 26 February 1998. Accessed on January 17th, 2010 at http://nelly.dmu.ac.uk/4dd//drs9.html
3 Ranulph Glaville, 1999, "Researching Design and Designing Research", Design Issues, vol 13 no 2. Accessed on December 18th, 2010 at http://www.univie.ac.at/constructivism/papers/glanville/glanville98-design.pdf
4 C. Frayling, 1993, "Research in Art and Design," Royal college of Art Research Papers , 1(1):1-5. Referenced by Pieter Jan Stappers, 2007, "Doing Design as part of Doing Research," in Ralf Michel (Ed.), Design Research Now: essays and Selected Projects; Basel, Switzerland : Birkhäuser Verlag AG, Part of Springer Science; p. 82.
5 Pieter Jan Stappers, 2007, Ibid.
6 Pieter Jan Stappers, 2007, Ibid., p. 83.
7 Richard Buchanan, 1995, "Wick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 in V. Margolin and R. Buchanan (Eds.), The Idea of Design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pp. 3-20.
8 See, for example, Ranulph Glanville (notes 3 and 4) and Wolfang Jonas, 2007, Design Research and its Meaning to the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Ralf Michel (Ed.), Design Research Now: essays and Selected Projects; Basel, Switzerland : Birkhäuser Verlag AG, Part of Springer Science; p. 187-206.

Sunday, March 21, 2010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講灰姑娘故事

无聊在部落格上发现了一样的一篇文章。。。很不错,借花献佛来贴一下。。。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
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
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哪一個?
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
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
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
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
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
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
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千萬不要突然邋遢的出現在別人面前,
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

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
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
他們可能就嚇昏了 (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

老師: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
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
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後媽,
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
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
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
你們明白了嗎? 她們不是壞人,
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
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
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
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
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
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
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
(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
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
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
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
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老師:下面,請你們想一想,
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
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
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
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
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
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
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
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
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
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
你們要怎麼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
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
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
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
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
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
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
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
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
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
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
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
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

真棒的老師!
這是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
不知道──老師沒教。

Sunday, March 14, 2010

美国的晾衣绳禁令

美国的晾衣绳禁令,有点夸张,但是却是事实。
他们的生活太好了,讲美观、市容、审美;讲品味、说时尚;讲身份、论地位。。。
在美国,有许多小孩子根本不知道晾衣夹是什么东西。”
地产商还可能会担心,如 果预期买家认为他们以后的邻居穷得连烘干机都买不起的话,房价将会下跌。”
一座非常漂亮的仿维多利亚 时期的房子,就因为邻居拉晾衣绳晒衣服没卖出去。”
这部纪录片从一桩真实的案件说起:去年,一个密西 西比州人枪杀了邻居,因为在多次“警告”后,邻居还坚持在户外晾衣服。”
雅克的看法代表了很多美国人:拉晾衣绳有碍观瞻,仿佛是寒酸的 象征,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可不能干。”
“正是这些禁令保障我站在窗口时能赏花赏鸟,而不是赏内衣的”。

他们可以还不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人连衣服都没有得洗。。。


转载自:
http://www.us8cn.com/?action_viewnews_itemid_3545.html

美国一直以来有个“晾衣绳禁令”。在美国的小区里很难看到普通居民把洗好的衣服晾在户外,晾衣绳的踪影难得一见。有美国人恨晾衣绳已经恨到不可思议的程 度,甚至枪杀了户外晾衣的邻居。

  据美国《纽约时报》10日报道,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美国现至少有4个州通过立法,废除了“晾衣绳 禁令”,另有几个州还在考虑。此事在美国引发大范围争议。

  赛耶老太太(设计台词):外面不给晾,自家吊扇上总行吧!

   经过长期斗争,吉尔·塞勒终于能在自家门口晾衣服了

  4州废除“晾衣绳禁令”

  4州准备废除

   过去一年来,美国科罗拉多、夏威夷、缅 因和佛蒙特四州通过立法,保护当地居民的户外晾衣权。北卡罗来纳、马里兰、俄勒冈和弗吉尼亚四州目前正在酝酿类似的法案。

  多年以来, 北美以及欧洲很多地方都在实行“晾衣绳禁令”,即不允许居民在户外拉绳晾晒衣被。

  在美国,有许多小孩子根本不知道晾衣夹是什么东西。

   小东西扯出大问题

  有人因晾衣服被杀

  几个州废除“晾衣绳禁令”,一时间在全美激起了波澜。

   英国电影工作者史蒂文·莱克说:“晾衣绳看上去是一样普通得不得了的东西,但是却牵扯出了个人权益、私人财产、阶级、美学和环保方面的众多问题。”

   莱克最近在制作一部叫《晾得自由》的纪录片,主题是晾衣绳在美国引发的种种争议。

  这部纪录片从一桩真实的案件说起:去年,一个密西 西比州人枪杀了邻居,因为在多次“警告”后,邻居还坚持在户外晾衣服。

  反对者有理由

  破坏社区自治权

   《纽约时报》说,文化上、观念上的冲突,跟政治和经济上的冲突一般无二。

  新法案马上引起了美国很多业主、房东、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反 感和抵制。他们给有关部门发了不少措辞很激烈的信件,还声称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抗议。

  “现今这种经济状况下,卖一套房子已经非常难 了。”美国社区联合协会的发言人弗兰克·拉斯班说,“晾衣绳问题就像停车、建筑规划、宠物等问题一样,该由社区自己来决定,而不是要整个国家来强定法 律。”

  美国社区组织是自治型的典型代表。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行为相对分离,社区内具体事务则完全依靠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 来管理。

  拉晾衣绳有碍观瞻

  新罕布什尔州有个88岁的老太太玛丽·露·赛耶在自己的社区不遗余力地宣传户外晾衣的 好处,但是她所在的社区协会却不是很支持。

  63岁的协会主席理查德·雅克说,自己之所以搬到这个社区,就是因为它本身那些严格的“禁 令”,“正是这些禁令保障我站在窗口时能赏花赏鸟,而不是赏内衣的”。

  雅克的看法代表了很多美国人:拉晾衣绳有碍观瞻,仿佛是寒酸的 象征,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可不能干。

  影响房价

  弗吉尼亚州的地产代理商珍妮·布莱德福斯说,对于晾衣绳,她私人没什 么看法。她大部分的顾客看见邻居的内衣裤在风中飘扬时也不会特别大惊小怪。

  但是,她却因此而丢了一桩生意:一座非常漂亮的仿维多利亚 时期的房子,就因为邻居拉晾衣绳晒衣服没卖出去。

  早在2008年年初,美国社区协会组织北卡罗来纳分院的行政主任莎拉·斯图宾斯就说 过:“在某种程度上,楼盘外观统一协调有利于保持楼价稳定。这在大多数人的审美观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另外,地产商还可能会担心,如 果预期买家认为他们以后的邻居穷得连烘干机都买不起的话,房价将会下跌。

  支持者在努力

  烘干机很不环保

   根据美国官方数据,所有的家电用电量中,衣物烘干机至少占去了6%。这已经是一个很令人担忧的数据了,但意在推广节能洗衣的非营利组织“洗衣清单工程” 的运营者亚历山大·李说,因未将自动洗衣店里的烘干机用电量算在内,实际的数字要三倍于官方估算。

  烘干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惊人,每个 家庭每年因使用烘干机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1吨。

  户外晾衣服省钱

  环保之外,在当今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不少人都 想尽办法省钱。

  据美国全国清洗协会预计,今年的干洗量会比2008年下降约20%。加利福尼亚清洗中心的老板丽奈特·沃特森说,经济 衰退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干洗频率。

  亚历山大·李说,经济衰退使人们对他的组织更加感兴趣,“晾衣绳可不是什么太阳能设备或者环保汽车 ——这可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东西”。

  要努力宣传施加压力

  废除法令的支持者一再强调环保理念:户外晾衣服能节省不 少能源,是一条可持续的环保之路,人们不应该反对。

  去年对全球变暖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俄亥俄州居民吉尔·塞勒决定要通过在自己的移动 房外晾衣服来节省能源。

  俄亥俄州没有通过废除“晾衣绳禁令”,但是塞勒努力争取了很长时间,她所在社区的业主终于勉强同意让她拉晾衣 绳晒衣服。塞勒由此得出的经验教训是:“(不断)施加压力总会产生变化。”

  “我认为,如果能节省能源,让洗好的被单飘荡在风中,是一 幕非常美丽的情景。”赛耶老太太说。

Friday, February 26, 2010

女人洞房的脱变 -网络笑话

女人入洞房那天,早早收起了自己的鞋,等男人脱鞋上炕,女人却双脚踩在男人的鞋上。男人见了,“嘿嘿”笑着说,还挺迷信。女人却认真地说,俺娘说了,踩了男人的鞋,一辈子不受男人的气。男人说,俺娘也说了,女人踩了男人的鞋,那是一辈子要跟男人吃苦受罪的。

女人开始试探着管男人,先从生活小事儿开始,支使男人拿尿盆倒尿罐,男人全干了。地里的庄稼女人说种啥,男人就种啥。左邻右舍女人说跟谁走近点跟谁走远点,男人全听女人的。男人正跟人闲侃,女人一声喊,男人像被牵了鼻子的牛,乖乖就回去了。

男人正跟人喝酒,女人上前只扯一下耳朵,就被拽进家。有人激男人,这女人三天不打,她就上房揭瓦。你也算个男人,怎能让女人管得没有一点男人的气概?若是我的女人,非扇她两鞋底不可。男人不急不慌地说:把你的女人叫来,我也舍得扇她两鞋底子。那人急了,你懂个好赖话不?上辈子老和尚托生的没见过女人!真不像你爹的种,怕老婆!   

村里人再有大事商量,男人一出场,人们就说,这商量大事你也做不了主,还是把你家女人请来吧。男人还真把女人叫来了。  

女人能管住男人觉着很得意,直到有一天女人在男人耳边说起了婆婆的不是。男人红了眼,一声吼,想知道我为啥不打你吗?就因为我老娘。我娘一辈子不容易,我爹脾性暴躁,稍有不顺心,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我爹打断过胳膊粗的棍子,打散过椅子。我娘为了我们几个孩子,竟熬了一辈子。每次见娘挨打,我都发誓,我娶了女人决不捅他一指头。不是我怕你,是我忘不了我老娘说的话,她说女人是被男人疼的,不是被男人打的。    

女人惊呆了,她没想到男人的胸怀竟这样宽广。    

男人在外再同人神吹海喝,女人不喊也不再拽耳朵,有时会端碗水递给男人。有人问男人,咋调教的?男人却一本正经地说:打出来的女人嘴服,疼出来的女人心服。

看完了,你从中领悟到了那个朴实的道理了吗?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和被爱着的女人...幸福.快乐

Sunday, February 21, 2010

Values in Science

其实,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科学价值的文章。。。但是,要谈所谓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其实并不容易。。。这实在是一个蛮笼统,很难有一个具体重点的议题。。。没有深入的认知和体悟,就一定没有办法写得好。。。而且丰富的阅读也很重要。。。在事件的发生,演变上去截取重要的价值判断。。。我想,这就是做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和历史的难度。。。

做科学研究,本来就不只是做实验,取data,分析和做结论那么简单。。。在这里头的过程中,态度其实更为重要。。。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想得到某些结论,才去设计一些对结论有帮助的实验。。。往往没有再三的测试,检讨得到的数据,做出来的东西其实就只是一堆垃圾。。。但是话说回来,对自己的数据太过保守的话,往往却对自己有不利的影响。。。太过轻视自己的实验和数据,会让自己深锁在没有自信和信心的窘境里头(我有时候就有这样的问题)。。。如何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是做科研人一生的功课。。。

在网上溜达,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关于《科学的价值观》文章。。。有些许的感触,文章好像有点长,但是其实深入浅出,很值得与大家分享,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其实,做任何事,都要能过自己的良心。。。而什么是良心?我想就取决于自我的价值判断。。。而个人的价值判断,是一个个体从各各方面吸收回来的养分,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从一出生就在上课,到停止呼吸的最后一刻。。。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我特别喜欢的,也是整篇的重点所在:
“一位所谓的科学家最大的挑战,是注意到和尝试去理解研究领域背后的信念和推测,并运用这样的自我认知不断在特定的研究领域上精进。而这样的自我检测,来自于他不断从各个领域学习,吸收和检讨回来的的价值判断:从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宗教到所谓的道德规范。如果专研在自我的特定领域中,而无法建立和发展出在科研工作上需要的价值判断,那他将在他的工作上遭受挫折。”


转载自:http://www.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4917&page=6

VALUES IN SCIENCE

Scientists bring more than just a toolbox of techniques to their work. Scientist must also make complex decisions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ta, about which problems to pursue, and about when to conclude an experiment. They have to decide the best ways to work with others and exchange informat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matters of judgment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craft of science, and the character of a person's individual decisions helps determine that person's scientific style (as well as, on occasion, the impact of that person's work).

Much of the knowledge and skill needed to make good decisions in science is learned through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scientists. But some of this ability is hard to teach or even describe. Many of the intangible influences on scientific discovery—curiosity, intuition, creativity—largely defy rational analysis, yet they are among the tools that scientists bring to their work.

When judgment is recognized as a scientific tool, it is easier to see how science can be influenced by values. 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way people judge between competing hypotheses. In a given area of science, several different explanations may account for the available facts equally well, with each suggesting an alternate route for further research. How do researchers pick among them?

Scientists and philosophers have proposed several criteria by which promising scientific hypothese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less fruitful ones. Hypotheses should be internally consistent so that they do not generate contradictory conclusions.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accurate experimental predictions, sometimes in areas far removed from the original domain of the hypothesis, is viewed with great favor. With disciplines in which experimentation is less straightforward, such as geology, astronomy, or man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good hypotheses should be able to unify disparate observations. Also highly prized are simplicity and its more refined cousin, elegance.

Other kinds of values also come into play in science. Historians, sociologists, and other students of science have shown that social and personal beliefs—including philosophical, thematic, religious,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eliefs—can shape scientific judgment in fundamental ways. For example, Einstein's rejec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as an irreducible description of nature—summarized in his insistence that "God does not play dice"—seems to have been based largely on an aesthetic conviction that the physical universe could not contain such an inherent component of randomness. The nineteenth-century geologist Charles Lyell, who championed the idea that geological change occurs incrementally rather than catastrophically, may have been influenced as much by his religious views as by his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He favored the notion of a God who is an unmoved mover and does not intervene in His creation. Such a God, thought Lyell, would produce a world in which the same causes and effects keep cycling eternally, producing a uniform geological history.

Does holding such values harm a person's science? In some cases the answer has to be "yes."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ffers a number of episodes in which social or personal beliefs distorted the work of researchers. The field of eugenics used the techniques of science to try to demonstrate the inferiority of certain races. The ideological rejection of Mendelian genetics in the Soviet Union beginning in the 1930s crippled Soviet biology for decades.

Despite such cautionary episodes, it is clear that values cannot—and should not—be separated from science. The desire to do good work is a human value. So is the conviction that standards of honesty and objectivity need to be maintained. The belief that the universe is simple and coherent has led to great advances in science. If researchers did not believe that the world can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science would amount to no more than organized observation. Religious convic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have also led to important scientific insights, as in the case of Lyell discussed above.

The empirical link betwee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social world constrains the influence of values in science. Researchers are continually testing their theories about the world against observations. If hypotheses do not accord with observations, they will eventually fall from favor (though scientists may hold on to a hypothesis even in the face of some conflicting evidence since sometimes it is the evidence rather than the hypothesis that is mistaken).

The social mechanisms of science also help eliminate distorting effects that personal values might have. They subject scientific claims to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validation, apply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the same body of observations and hypotheses.

The challenge for individual scientists is to acknowledge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suppositions and beliefs that lie behind their own work so that they can use that self-knowledge to advance their work. Such self-examination can be informed by study in many areas outside of science, including history, philosophy, sociology, literature, art, religion, and ethics. If narrow specialization and a single-minded focus on a single activity keep a researcher from developing the perspective and fine sense of discrimination needed to apply values in science, that person's work can suffer.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新年快乐,发大财!

刚刚发现,研究上遇到的问题其实在书本上有提到,也有可能的解决方案。。。真让我兴奋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希望实验有新的进展与突破,至少得可以让我毕业啊~~~
这是新年的小小愿望。。。
祝来看我blog的朋友新年快乐,发大财!

我竟然也才发现,我学校出了一样的一出短片。。。虽然没有拍到我,但是这就是我“山卡拉”的学校。。。哈哈。。。

Friday, February 05, 2010

钱钱钱!

好久没有写部落了。。。我想,也已经没有朋友上来看我的部落了。。。
没有关系,写字本来就是自己的情绪的抒发而已,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过,当然啦,有人看,有人回应,总是觉得自己的言论有人听。。。

没有钱,但是有很多东西想买啊。。。以外是我目前的人生目标。。。
1) Wide angle lens for my D90
2) Mac Pro
3) Ipad
4) Iphone
5) HD TV
6) LCD Projector - For home theater
7) .... to be continued ...

哈哈,可惜我没有钱。。。等我毕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