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理想政治.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理想政治. Show all posts

Monday, June 15, 2009

一次惊险的对话。。。

和马来人housemate谈起了马来西亚的政治。。。不免了谈起了大马的种族政策。。。
当然,言谈中我表示了对种族政策的唾弃,身为马来西亚人,却少了一种归属感。。。
housemate说:“没有错,所以早在独立时期,就应该倡导“一个马来西亚族”的观念,学校统一,想印尼一样。。。因为在多元的教育政策,使到小孩在学校时期就对他族产生敌对,而不会相互帮助。。。尤其在经济活动方面,许多领域被华人所垄断,使到马来人没有机会竞争。。。”
他甚至举例说,很少友族开相馆,因为货源由华人商家牢控,他们拿不到货。而在他那里的住宅区,马来人眼镜店纷纷倒闭,只有华人店可以生存。因为华人都不对马来店有信心,而这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听到这里,我心开始慌了起来。。。如果这是一个所谓开放的马来思想,我想普罗大众的马来社会依然对华人社会存有偏见。。。国家独立50年,发现各族之间的交流依然流于非常肤浅的层面。。。很遗憾。。。退一步想,董教总在捍卫华文教育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在文宣工作上,让友族可以了解华社的真正需要。。。
而华社本身,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马来社群的需要,回教文化,相互帮助,开拓视野。。。
而我,能做什么呢?

Thursday, June 04, 2009

六四。。。历史必须要有被平反的一天。。。

12点了。。。今天是六四。。。虽然这是发生在近20年前的事,但它却是我们这一代的共同记忆。。。当时,我只有9岁。。。可当有一天我们跟孩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它就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六四会有特别的情怀。。。两年前在美国的时候,曾经找到了一部六四的记录片,记录了历史的真相和回忆。。。
隔着了多少年的岁月冲刷,不管多少的刻意淡忘,走在天安门,长安街,我依然会感受到脚下所留过的鲜血。。。
学生们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为了对抗权威,付出的惨痛代价。。。历史必须要有被平反的一天。。。

Sunday, May 31, 2009

Susan Boyle 输了。。。

Yahoo News已经报道了Susan Boyle输了的新闻。。。
是的,是输了比赛,但却赢了尊严,赢了全世界,也感染了许许多多有着梦想的人们。。。
一夜成名给她在比赛带来压力。。。她知道,只有回归到她参加比赛时最原始的初衷,那热爱唱歌心,才能继续开心的生活。。。她面对的,不是全世界,而是成名后的自己。。。
我为平凡的人加油,我为自己加油。。。

Monday, May 25, 2009

Susan Boyle is back...

人因实践梦想而伟大。。。而实践梦想,永远都不会太迟。。。

Susan Boyle performs the song 'Memory' from the musical 'Cats' on the first live semi-final of Britains Got Talent 2009.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大马双城记

马来西亚最近的纷乱,都看在人民的眼里。。。许多人相信,这都是纳吉在上台之际所做出的种种恶心的动作,来巩固自己接下来的政权。。。有人说,他将以更强硬的手段,把马来西亚带回马哈迪的高压政治时代。。。这点我是同意的。。。以纳吉的出身,背景,对他来说马来西亚不是他的国家,而是他的王国。。。人民对他来说,是被喝令,被制裁的。。。纳吉上台,意味着马来西亚将进入一个专制独裁的时代。。。

但我还是希望,人民在接受308政治海啸的洗礼之后,已经开始领悟到什么是民主政治,和自己可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权利。。。毕竟纳吉身处的年代并不与马哈迪时代相同。。。如今纳吉面对的,是一个素质和实力都在自己之上的对手。。。如今纳吉面对的,是一个资讯发达的年代。。。如今纳吉面对的,是一个民智开启的年代。。。我相信,你用越肮脏的手段对付敌人,你的政治生命将越短暂。。。

大家可能对最近发生的事感到悲观。。。种种的争议,宪政危机,对于许多人都感到厌烦。。。我依然记得,龙应台在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的时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台湾的纷扰,是在寻找自我的核心价值。这是民主开启民智必经之过程。。。比起新加坡高压和独裁式的政治稳定,台湾的民主发展将会是美好的。。。”

是的,发生那么多事,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从没有见过的。。。这也是马来西亚人民正在接受改变的年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我其实没有读过<双城记>,但却以这最经典的开场,与全大马人民共勉之。。。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支持黄洁冰!

马来西亚在受到308大选的洗礼之后,没有一刻平静的日子。。。
虽然很久没有写评论了,但是依然每天都会关心马来西亚的政治新闻。。。
最近,霹雳州议员跳槽突然变天,吉打也出现州议员不堪遭到骚扰诱惑跳槽而宣布辞职,这次是雪州行政议员黄洁冰的裸照事件。。。
明眼的人应该很清楚,这种种事件,都是在打击颠覆民联州政府的行为。。。
我个人相信,这些事件当中,纳吉在幕后起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角色。。。霹雳变天,纳吉以最高姿态宣布重夺霹雳州政权开始,可以想象,背后的阴谋和利诱。。。
在巫统即将党选之际,更让我相信,纳吉为了更巩固自己接下来成为首相的位子,不择手段捞取政治资本。。。
试想想,能用C4炸弹毁尸灭迹的人,用金钱收买议员和偷拍行为相对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我支持唐南发形容纳吉乃邪恶化身之说法。。。在纳吉还没有成为马来西亚首相之前,就已经看出他的不择手段和极度的邪恶行径,马来西亚同胞们,我们能让他当我们下一届的首相吗?
最近大马政坛接二连三的事件,我相信,巫统自知失去选民的支持,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去做最后的挣扎和反扑。。。当他们失去民主支持,能做的就是威逼利诱敌对阵营议员,甚至做出侵犯个人隐私的罪恶。。。你甚至可以想象,当他们失去更多的支持,联邦政府变天之际,纳吉和巫统会做出更可怕的事情。。。当他们把敌人转向人民,他们更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政权,包括制造社会动乱也在所不惜。。。我不想在这里危言耸听,但从这些最近种种迹象中,是可以想象的。。。
一个39岁未婚女子,难道不能和爱人有亲密行为吗?你他妈的纳吉和基尔多益根本没有资格跟我说这关乎道德伦理。。。就算是蔡细历做出婚外情的行为,我们也没有资格用高道德标准来批判他人的隐私行为和评断个人的能力!这起事件中,我真的看不到黄洁冰犯下了什么错误。。。就算是偷情或搭上有妇之夫,只要不影响她工作的能力和牵涉公共利益,我们应该以其表现评断个人。。。
当发生大土崩事件之时,我们知道她是于民同在的。。。比起阿都拉纳吉在柔佛水灾之际还出国度假的行径,这才真的叫人恶心!我还深深记得基尔多益失去雪州政权时在电梯里被拍到哭丧着脸的可怜模样,才真的叫做大快人心!
黄洁冰,我没有同情你,你没有做错,不需要受到同情。。。所以你不要感到难过!你“牺牲小我照顾大局”的做法,人民会记住的!可能五年后无法参选,只要真诚的为民服务,10年后还是可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加油!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APS March Meeting 2008 @ New Orleans - French Quarter

对立的并存和所产生的创意和惊艳,这或许就是人类发展最精准的总结。。。
就这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照片,其实有许多的哲学值得去思考。。。
这,或许也是马来西亚的出路。。。不是吗?

摄于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March Meeting 2008, @ New Orleans - French Quarter

Thursday, March 20, 2008

101 East- Malaysian elections- 28 Feb 08

Aljazeera program before the March 8 2008 election...
This may tell us a little bit why Barisan National (National Front) lost their mandate of 2 third majority in the parliament...
Let welcome a new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Malaysia. I'm optimistic to see changes in Malaysia...
Please give the opposition coalition more time to perform... I'm sure they don't want to be just 5 years state governments...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Malaysia government formed by Barisan Rakyat (People Front)...

And my words to PKR, DAP and PAS: Malaysians regardless any races vote for change in this 12th election...
Malaysians give you a chance to perform.... Please cooperate well and show your sincerity to the people that you can fulfill your promise and really do better than BN... Then only you can form government for longer period... Do remember, you are elected by the people, and you can be thrown by the people like what we did to BN too....
You don't just want to be a 5 years state government and disappear in Malaysia politics.... Act wisely and cautiously to defense any racial tension created by UMNO....

101 East- Malaysian elections- 28 Feb 08- Part 1


101 East- Malaysian elections- 28 Feb 08- Part 2

101 East - Affirmative action in Malaysia - 20 Mar 08 - Pt 1 & Pt 2

101 East - Affirmative action in Malaysia - 20 Mar 08 - Pt 1


101 East - Affirmative action in Malaysia - 20 Mar 08 - Pt 2

Saturday, March 15, 2008

Riz Khan - Malaysia's election tsunami - 12 Mar 08

《独立新闻在线》 读者来函

我在独立新闻发表的一点点看法。。。全马来西亚人都为新政治氛围很期待,也开始有点焦虑,彷徨。。。但我是非常乐观的。。。这次的大选让大马的民主制度走向好的一面,希望未来可以更好。。。


《独立新闻在线》 读者来函

我很赞成桂生君的看法。“林吉祥强烈反对霹雳州由回教党的议员担任州务大臣”,不表示他有权利狂或新政府窝里反的象征。对我而言,这是一场政治戏,是要安抚基层。

还请大家给新联合政府一点时间去协调和整合。从政治现实、友族感受和以能选贤的原则,莫哈末尼查(回教党)任霹州务大臣也希望大家可以接受。行动党和华社为此让步,我相信回教党在会发现其他的政治现实(行动党拥有最多议席等)而避免走向政教合一。

马华民政已经开始攻击行动党与回教党合作,欺骗华社。但只要回教党保持中庸路线,为什么华社不能支持回教党?

且让我们给新联盟5年的时间仔细观察,如果他们有智慧,不会只是要做5年的政府。

我个人希望行动党能努力凸现保护槟城马来人的利益,回教党能保证华社利益,国阵对在野党的攻击将不攻自破。马来西亚政治迟迟不能突破,就是因为马来人对行动党与华人对回教党避忌所造成。而这次大选的突破,正是在野党表现的黄金5年,我相信人民阵线不会笨到还没有执政就先内讧。

毕竟各个政纲不同,大家在合作初期面对不同意见在所难免,毕竟这也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最重要是有自我整合的能力,政策以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为依归。

马来西亚人民需要时间再教育,毕竟50年的种族政治不能在一夜之间连根拔起。希望大家摒弃相同族群当高官,自我族群利益就会获得保障的想法。那不过是证明了自己仍然是种族意识的一分子。我们自我改变,更要逼使国阵成员党改变种族政治!

Saturday, February 23, 2008

Bring Hope to Malaysia, Please Vote Opposition... Including PAS: FWD Mail....

投国阵或反对党其实只是很简单的选择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很,傻就傻在我们不懂自己国家的民主制度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白白浪费了很多过更好生活的机会。
民主简单来说不过是: 做得好就选你,做不好就换人

但是,我们常常会认为:
现在不好,但换了人更不好怎么办呢?
首先,你没试过怎么知道就更不好呢?
再说,就算是反对党更不好,没关系啊!五年过后可以再投回国阵啊
这就是民主啊!
这样下去,每个党都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从而在执政时做得更好。
最后,得益的,不就是我们吗?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只需要静下心,问问自己: 国阵在这四年做的好吗
你就会选择了。

还有,我们常常有一些迷思,比如说:

国阵输了不是没有人帮我们做事了吗?反对党没有贡献,只会为反对而反对,不会做事。
其实反对党的功能和贡献就是反对啊。
如果有一天,国阵这么不幸成为了反对党,它们也只能反对不能做事啊。(在马来西亚)
同样的,如果反对党这么不幸成为了执政党,它们也只能做事,不会反对啊!
但是,其实反对的贡献是很大的!有反对才可以反映人民的心声

反对党的领袖很投机,只为了要进国会而来竞选
这并没有错。国会是讨论政策的地方。
反对党进不了国会,执政党制定不利于人民的政策时,人民就没有反对的余地了。
所以反对党在国会的贡献就是“监视”国阵。
所以越多反对党议员进来,就越多人监视国阵,不利于人民的政策就越少啊。
这不也是对我们好吗?

只有回教党,我甘愿投国阵。
这也不对!
我国先今会有很多不利于人民的政策,就是因为国会里太少反对党。
所以目前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就要有更多反对党的议员进入国会,让国阵不能为所欲为!
回教党胜的话,就能增加国会内反对党的议员。所以对最后对人民还是有利的

FW: ARTICLE BY COLIN NATHAN

ARTICLE BY COLIN NATHAN

I was completely disillusioned Monday night watching PM Badawi's threats to Datuk Seri Lim Keng Yaik not to "kacau" or face the "consequences" and this is serious.
Keng Yaik questioned why after 36 years, Bumi equity ownership was still 18.9%. (It was 20% in 1990) Clearly stating that he accepted the figure, he merely wanted to know the methodology used to arrive at the figure.
Badawi's reaction is blatantly dishonest. In 2004, Morgan Stanley issued a report that estimated that over 100Billion US Dollars (360 Billion Ringgit) had been lost to Malay patronage in the 20 years preceeding 2003. (1984 to 2003)
One economist estimates that in the 36 years of it's existence, the NEP has been used to channel over ONE TRILLION RINGGIT to the Malay community through ASN, ASB and all related Govt policies.
Since 1970, the Govt has used the NEP to covet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every other conceivable benefit to the Malays. These measures have largely been successful with all the top posts in GLCs,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Public listed companies and practically every single area that the Govt has any control over being reserved for one race. No company may be listed with a lower than 30% Bumi equity but there is absolutely no problem if it is otherwise. Some industries have a mandatory 51% Bumi ownership and some industries are reserved exclusively for them. Petronas for example only employs and awards contracts to Malays.
ALL Govt and Municipal contracts are reserved to class "F" Bumi contractors. All the proposed projects under the 9th Malaysia Plan thus far are reserved for 100% Bumi owned companies. Even open tender projects are awarded to Malays even if their prices are higher with inferior materials. Micro business loans, business licenses, discounts on property purchases, new Govt employment, EVEN LICENSES FOR HAWKER STALLS are reserved for one race.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and the summary is that the Malay now believes undoubtedly that he is racially privileged.
ASLI's figures of 45% are opposed to the Govt's 18.9% because, firstly, equity value is calculated at par value. For example, if you held 1,000 Maxis shares RM 5/- each, the Govt says that it is only worth RM 250.00 as these shares are at a par value of 25cents each. If you owned a company with a paid up value of RM 2/- but conducted millions of Ringgit worth of transactions, the Govt values that company at RM 2/-.
The chief setbacks of the abuses of NEP are rampant corruption and cronyism, worsening racial polarization, unrelenting brain drains, warped educational system, thwarte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effectual bureaucracy, retarded economic growth and perverted social values. Such anachronistic and regressive policy has no place in the present globalizing world, and for that matter, in any civilized society.
PM Badawi recently intensified the imprint of the perverted NEP philosophy by prohibiting inter-religious and inter-racial discourse which would otherwise have contributed to greater understanding and harmony among the races.
Consider the hegemony this has created........
The Jasin MP's saga of cheating millions from Customs over timber imports went unpunished. APs are reserved for Bumis only and despite the millions that each of them make year after year, a senator's son has the audacity to clone the APs several times and the whole thing gets swept under the carpet. A Port Klang councilor buys a 43,000 sq ft plot of land set aside for low cost housing valued at 1.8 million Ringgit for only 180k Ringgit and builds a palace without any approval. He gets fined RM 5,000 and still has 30days from today to submit his building plans. Yesterday, despite all the bad press this issue got, the Selangor state Govt confirms his position and that of his son and daughter-in-law as councilors. The message is clear. Power has shifted from the people to the executive.
The whole issue of Bumi chauvinism started at last year's UMNO assembly when the very very vocal UMNO Youth leaders stated in short that "It's our turn to be rich." This greed is not going to end. We as a nation of loyal citizens have to put a dent into this rubbish for the sake of our children. We need a stronger opposition. By sending a threat to Datuk Seri Lim Keng Yaik, Badawi has betrayed us all. Remember this at the next general election.
We don't need a change in Govt. We need a stronger opposition. We need to send a message to the powers that be that we will not accept second class status for our children.

Colin Nathan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国家掌握在你的手里。。。你能决定你的命运。。。请投反对党一票!!

大选将近,也和一些朋友谈论起大马国内的政治局势。。。

是的,最近马来西亚的环境不升反降,大家反对有理。但我却发现,大家的抱怨,并不能直接影响选举结果。。。其中几项大原因有:
UNMO令人反感,但马华民政有在做事。有马华民政为巫统背书,加上国阵的白色恐怖恐吓并控制主流媒体的有效宣传,相信华人票不会流失太多。

仗着拥有权力的国阵政府,在地方上服务社区,的确建立起一批强大的忠实群众。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却不是继续支持国阵的原因。反驳论点如下:

第一:既然马华民政“无私的奉献”,那就让他们改为非营利的慈善机构吧,不用再呆在国阵里面搽鞋了。作为一个政党,委屈求全,甘愿做条狗,也就没什么话好说了。大马华人依然有着二等公民心态,全拜马华民政所赐。当家却不当权,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我不是要求马来西亚有可能出现华人首相,也没有怀疑马来文为国语和回教作为官方宗教的政治现实。在国阵里面以他们的方式分配议席也无可厚非。毕竟以人数来计算,巫统还是第一大党。以它出任多数议员席位也没有错。

人数不是问题,但问题是马华民政那些只为本身利益而从不考虑国家未来的人。撇开本身族群的权益不谈,面对各个社会课题不发一言,确保不会得罪大老,这是最不可原谅的事。

你从来不会看到黄家定第一时间公开要求政府成立皇家委员会调查司法贪污,你不会看到许子根公开要求政府必须推动选举改革。你更不会看到他们为反媒体垄断付出一份心力(因为他们才是始作俑者)。

好,大方向不谈。你也没有看到马华民政为消除罪案付出多少努力。你要求你的人民自保,而不努力推动警方改革,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就算是种族主义一点,看看马华民政对华社的努力。只搬迁几间华小就沾沾自喜,这难道不是应该制度化,为什么要一直争取?

好,我委曲求全一点,你没法建立新学校不要紧,连迁校你都要争取,到现在还要筹款迁校,募捐校地,你还做什么老二?!?你真要为你的人民做事,就应该推动制度化迁校,从校地,建筑费用,设施,师资问题,都应该推动制度化,避免在华社面前丢人现眼。

在这点上,你还能支持马华民政吗?

第二:选国家领袖不能只看地方性的工作和贡献。马华民政在各自的选区里面服务是应该做的事。大家都忘了我们曾经有过的地方政府选举。既然马华民政在地方上服务那么好,为什么不积极推动恢复地方选举来证明自己真的比反对党强?你真的有做事不怕别人不选你!

许多人在这点上迷失了很久,却始终走不出来,我想原因就在这里。仗着拥有庞大国家资源,马华民政当然能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忘记,这些资源都是纳税人的钱,不是他们的功劳。另外,用这样的逻辑去否定反对党人是最不科学也最不公平的评断标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给过人家机会去发挥和表现。反对党在地方上没有贡献,是因为受到当地人的杯葛和冷淡,再加上资源不足,你无法要求他们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大project

我国人民就因为只看眼前利益,才害得现在国家停滞不前。你反对国家对你不公平,却还愿意投票给马华民政,难道你能不承认他们也是这些政策的沉默者吗?真的不要怪国家或别人,先怪怪自己,为什么那么窝囊还愿意选这样的政党。

话说回来,在现阶段,选国家领袖可以很简单。大家听我娓娓道来。

闭上眼睛,只要是反对党就打X。不用去评断这个政党那个楼楼有没有贡献。理由很简单,提高反对票比例,用选票发出你的心声!

更仔细的原因有:不必担心国阵不会赢,就各种的选区划分,舞弊,买票,贪污问题,现有的选举制度不会让国阵输。大家大可放心。但是我们要提高反对票,压制巫统那横行霸道的态度和行径。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上,反对党从来没有赢过1/3的国会议席,却拥有40%的反对票。少过2/3的议席国阵还是可以执政,所以不用担心反对党不会治国。

提高在国会的反对声音,在国会投票的时候,可以发挥强大的制衡力量。管他反对党的人是不是有料,否决2/3议席才能创造历史篇章!你怎么可以让巫统要改宪法就改宪法,让一个人多留一年去做选举委员会主席?!?你怎么可以让巫统要抓人就抓人,连在印度庙里的人也抓,难保他们以后不会进去大伯公或观音堂抓和尚!

眼光放长远一点,你会发现制衡的力量。只有让反对党强大起来,才能让他们发挥一些才华。请给他们一点时间,一些资源,一些鼓励和支持。510年后,当大家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的时候,才衡量各个政党的表现和能力也不迟。对我来说,这样才是公平的标准和原则。

Friday, December 28, 2007

Bring Hope to Malaysia... Please vote for opposition!

One thing I would like to make it clear: even over 50% people vote to opposition, opposition would never govern Malaysia... simply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cheating and flaws in the election procedure and system... BN is very clever in playing the election....

So, at least within 5 -10 years BN will still govern... but now we should make opposition strong enough to check and balance the parliamentary seat so that BN can't make a law or amend the constitution so easy...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at will bring a huge pressure to BN when ruling... and they can't simply do whatever they want because they would know the people would review them...

In Malaysia history, opposition never win over 1/3 seats in the parliament... If this time, opposition wins over 1/3, it will be a new history to Malaysia... but in fact BN can still govern without 2/3 majority in the parliament...

So, my logic is very simple... right now, Malaysians should make opposition strong without looking any party or the candidate.... simply because it is still not the time to look at the party performance and the candidate qualification right now.... I hope to bring more people at the opposition seat in the parliament... t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in my opinion...

So, please don’t tell me opposition candidates are all lousy. You know this is the same case for UNMO and BN candidates, and why you still choose them too?

Only we consider the party and the candidate qualification after we make opposition strong enough... then only we can consider things in a fair balance... then it is only fair to every party and candidate... right now, simply reject opposition and let UNMO and BN do whatever they want is just not fair to the opposition, as well as all the Malaysians and the future of our younger generation...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

引言:大学四年之中,只有两件值得关心的事:一是把朋友交好,以后有结婚的 对象,一是把功课读好,将来有满意的出路。仅仅如此?请君细看如下:

龙应台: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转帖]

今年527日的《纽约客》杂志有这样一篇文章:

的母亲生在柏林,侥幸逃过犹太人的大屠杀。今年母亲节,我请她去看场电影。这部影片非常卖座,故事好像与非洲的黑人有关。排队买票的行列很长。有一个年轻 白人在行列间来往发散传单,劝大家不要买票,因为这部片子是南非制作的。排队的人大概都想的和我一样:看不看由我自己决定,不用你来告诉我。所以没人 理他。

入场之后,灯黑了电影正要开始,前座的两个年轻女孩突然站起来面对观众,大声地演讲,解释这部影片如何地蔑视南非黑人的惨境,希望 大家抵制。观众中嘘声四起,有人不耐烦地大叫:这里是美国;你要抗议到外面去!也有生气的声音喊着:我们付了五块钱电影票,让我们自己决定爱看不 看!偶尔有个微弱的声音说:听听她们说什么也好!但是群众的喊声愈来愈大:出去!出去!出去!

坐在我身边的母亲显得很难过,她转身对我说:这两个年轻女孩竟然愿意花十块钱买票进入一个人人喊打的地方来——或许她们真有点道理也说不定。

大家的鼓掌声中,戏院的工作人员很粗暴地把那两个女生架走了。灯又黑下来,但是没几分钟,一个年轻人,带着浓厚的英国腔,站起来说:这是一部充满种族歧 视的影片——”愤怒的观众打断了他的话,有人在叫警察,但这个青年毫无惧色,继续大声说:你们不让我把话说完,我是不会走的!群众喊着:滚蛋!滚 蛋!好不客易,来了两个警察,笑容满面地把那家伙给请了出去。

观众情绪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一个廿来岁、一脸胡子的小伙子在后排突然站 了起来,说:不不,我跟他们不是一道的;我跟你们一样买了票纯粹来看戏的。我只是想到,或许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千万人一生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个坚定的道德 立场,而不只是追求消遣而已。如果五十年前的人也像刚刚这几个人这样对被迫害的犹太人执着的话,我的祖父也许可以活到今天,不至于死在德国的煤气房里。然后我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他说的一点不错;你可别想叫我闭嘴!我发觉我六十四岁的老母亲站了起来,面对着整个戏院;她全身在颤 抖。

这一则不起眼的小故事可以招引出许多值得争议的问题来。譬如说,这几个为道德感所驱使的年轻人有没有权利阻止别人看这部种族歧视的电影?如果我也在戏院里,我会是愤怒的群众之一,叫他们滚蛋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权利主宰我的思想——这个电影究竟如何要由我自己看过了再作决 定。其次,如果这一撮以道德感为理由的小团体能打断我的电影,那么,一个宗教团体、政治党派、商业集团等等,都可以肆意地来强迫推销它的理想,那个人 还有什么自由自主可言?

南非的是非善恶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它的种族隔离政策现在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南非的白人简直是廿世纪的污点。事情的另外一面却是:南非若由黑人自决自主,恐怕歧视与屠杀会比现况更为剧烈——看看乌干达!看看整个非洲大陆!

是《纽约客》这篇短文令我沉思许久的,却是这几个年轻抗议分子的行为。他们不算少数;哥伦比亚大学在南非有金钱的投资,哥大的学生也曾经热烈地示威过,反 对学校当局善恶不分的和稀泥作风。而在戏院里捣乱的这些年轻人,事实上是一次一次地花五块钱买票——对学生而言,五块钱不是个小数目;进到戏院去 让群众嘘骂,然后一次一次地被踢出来。这些人中,当然难免会有少数是为了幼稚的英雄主义或纯粹嬉闹,但大部分的,是为了一个道德立场,择善固执的理想。在 一个人决定到戏院去闹事之前,他必须先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他关心这个世界;因为关心,所以才会去注意南非黑人的困境。第二,他能作价值判断。对南非 种族问题的报导纷纭不一,他得自己决定站在黑白那一边。第三,他有充分的道德勇气,充分到促使他付诸行动的地步。于是,他走到戏院去买票;五块钱,他很可 以拿去溜冰或吃掉。

我们的年轻人呢?或者,缩小一点范围,我们的大学生呢?有多少人具备这三个品质? 就我有限的观察,非常、非常的少。以对社会的关心而言,我们的学生在大学的四面围墙里自给自足地活着,不常把头伸出来。几个月前,当十四位省议员集体辞职 时,我曾经对几百位学生作过测验,要他们写下议员辞职的原因,结果正如预料,有少数给了支离破碎而模糊的答案,显然是浏览报纸后的残余印象。百分之八十却 很率直地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当然是因为缺乏兴趣,不关心。坊间杂志选出来的大学校园美女,被人问到社会问题时,娇滴滴地说:好可怕哟!吐吐舌头。这样可爱纯洁的大学女生为数不少,而且讨人喜欢。我们的学生不仅只对台湾本身的社会、政治问题印象模糊,对台湾以外的国际情况就更陌生了。伊索匹亚的饥荒、 乌干达的政变、南美的游击战、天主教廷对堕胎与离婚的立场、菲律宾的军队暴行等等,都不存在,都没有意义。

没有关心,自然没有做价值判断 的需要。根本不知道南非有严重的种族问题。当然就不必去思索谁是谁非,因为无从思索起。没有关心,也就无所谓道德勇气和道德行动。非洲的幼儿可以死光,南 美的军队可以强暴妇女,因为事不关己。海山的煤矿可以一崩再崩,桃园的古迹可以拆了又拆,内湖的垃圾山可以侥了再烧,事不关己。大学四年之中,只有两件值 得关心的事:一是把朋友交好,以后有结婚的对象,一是把功课读好,将来有满意的出路。对社会的关心,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择善固执的勇气,都不在大学的围墙 以内。

换句话说,我们的年轻人天真、单纯、听话;他们绝对不会到戏院里去闹事

为什么大学生的关心面那样狭窄?主要 原因之一是,他的环境不鼓励,甚至于试图阻碍,他对书本以外的兴趣。大概很少有父母没说过这句话:你只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要管!大学以前这样 说,为了应付联考。进了大学之后这样说,为了应付留考、托福、高考、研究所人考等。只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要管这个金玉良言是应现代科举制度而产 生的。读书的目的在求技能,用来敲开一层一层考试的门。研读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等等,都不是为了增加人生的智慧与了解,而是为了取得谋生的技术。因为 这种技术与人生无关,所以可以什么都不要管

可是这个金玉良言实在是经不起考验的。在其他什么都不要管的前提下,书,根本就不可 能读得好。譬如读经济,一个学生可以用课本里的各种定义与学理来解释通货膨胀,可是要他分析为什么公务员的薪水要加百分之八他却目瞪口呆,我们能说他 书读好了吗?譬如读文学,他可以熟读欧威尔的《一九八四》,洋洋洒洒地写篇论文讨论制度与个人的关系,但是要他对江南案件提出看法,他却一片空白,我们能 说他把书读通了吗?

这个大千世界可以说是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学生在黑字白纸之间所学到的理论与例证,都还是抽象模糊的,只有在把知识带到 人生的实验室里去观照验证之后,知识才能落实。要我们的学生封闭在大学的围墙里其他什么都不要管,等于是把学问与人生割离,也等于要学游泳的人在岸上 靠图解学游泳,却不沾水,或学解剖的人在暗室里看幻灯片学解剖,却不动刀子。

我们的学生不会闹事,因为闹事的人要先有自己的主张 ——不是报纸社论,不是老师的看法,同学的意见,而是自己的主张。对我们单纯、天真的学生而言,独立作价值判断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什么? 高三那年,开始上三民主义。有个沉闷的下午,我在课本中看到一句话: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主义。

就这么一句斩钉截铁的结论。我以 为自己漏掉了编者解释引证的部分,把课本前前后后翻过,却找不到任何阐释。十七岁的我坐在书前,感觉到深深的挫折:要达到这样一个结论,课本编者应该一步 一步来,先解释中国人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然后说明其他主义如何的不适用于中国社会,最后才能逻辑地演绎出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主义这个结论。可 是编者显然觉得这些辩证的过程毫无必要。 第二天,在课堂上我请求老师解释为什么

老师很惊讶地望了我一眼,好脾气地一笑,回答:课本这么写,你背起来就是。联考不会问你为什么。在我早期的求知过程中,这个小小的经验是个很大的挫折。基本上,课本编者与授课老师并不认为学生有自己作判断、下结论的能力,所以才会有这种你别问为什 么,记住我的答案就行的态度。他们因此所剥夺于我的,是我求知的权利与独立判断的能力。

现在的教育方式和过去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的教 育者仍旧习惯于供给结论,仍旧不习惯供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找结论。最能够反映这种现象的莫过于作文题目了。多少年来,任何考试中,学生面对 的总是什么学问为济世之本忠勇为爱国之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满招损、谦受益之类的金玉良言。所谓金玉良言说穿了,也就是死了的人交 代下来的结论。出这种约定俗成的题目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使他更紧密地成为传统的一分子,有它教育的意义。但是这种思想传递根本上就不容许独创,不容 许学生下自己的结论。如果教育者真正的兴趣不在于学生对传统的妥协与认同,而在于他独立判断的能力,那么同样的题目就应该以疑问的方式出现:一分耕耘确 能导致一分收获吗?”‘你是否同意学问为济世之本?或者以挑战的方式:试辩论忠勇为爱国之本一说。

只有这样不既定结论的思想训练才能真正刺激学生睁着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纷扰复杂的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理出头绪来。当我们的教育者习惯性地把作好的结论抛下,学生也就懒惰地把结论照章收下;他不需要辛辛苦苦地去思索、摸索。

在我们的环境里,一个能关心、能判断的学生,却也不太可能有任何道德行动。一般教育者对学生行动采取压抑与抵制的态度,目的在求校园的稳定。

有一个专科学生被同学指控偷窃,教官在原告的带领之下也确实在该生书包中找到赃物,但是在没有听过被告辩解之前,就令这名学生退学。几个大胆的同学出来主持正义,要求学校给被告一个自我辩护的机会。

事情结果如何不论,学校当局对这些挺身而出的学生却有个斩钉截铁的态度:去读你的书,不要多管闲事。谁闹事,谁就记过。

怪,为什么我们的公民伦理课一再地教导学生要见义勇为,要当仁不让,要择善固执,学生一旦实践了这些美丽的道德理想,我们却恐慌地去压制他?学生对学校措 施有所不满而投书、开会、抗议的时候,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去理性地、公平而民主地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反而以记过处分作为镇压的 手段?为了表面的安静稳定而扼杀年轻人的正义感,代价是否太高了一点?

敢于表达意见、敢于行动的学生在一次两次的申诫记过之后,当然也学会了保护自己;他发觉,这个社会根本不希望他有道德勇气或正义感。

们的大学生是不会闹事的一群。在考试、舞会、郊游的世界中,没有什么值得闹事的题材。在是非善恶都已经由父母师长孔子孟子下了结论的世界中,没有 什么难题值得重新省思、费心判断。在明哲保身、少做少错的环境中,更没有什么闹事的余地。我们的大学生天真、单纯、安分、听话。

是,如果闹事也可以解释为以行动来改变现状的话,我们这不会闹事的一代就值得令人忧虑了。四年一过,他就成为社会中坚——一个不懂得关心社会,不 会判别是非,不敢行动的社会中坚!公车应不应涨价?不清楚。路边水管爆破了,不是我的事。公营机构亏了多少纳税人的钱?不知道。核电厂会不会贻害万年?不 知道。上司舞弊应不应告发?不知道。台湾往哪里去?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一个满足现状的民族不可能进步,但是要对现状不满,一个人必须先有所关心,用心观察,观察之后作判断,判断之后付诸行动。关心可以是感性的,只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一份爱,但是空有感情无济于事,它必须有冷静的理性的支持——判断与行动需要坚强的理性。

湾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已经有许多人在关心、判断之后开始了行动。最好的例子是消费者基金会的推动者,他们已经了不少事。台湾需要闹的事情还很 多很多。以妇女问题来说,我们现有的妇女组织还停留在献花、慰问、穿漂亮的衣服开慈善晚会与孤儿拥抱的阶段。在同样的社会版里,我们读到七岁的男孩被母亲 活活烫死、十岁的女孩被卖到妓女户、十三岁的女儿被养父强暴而怀孕、三十岁的妻子被丈夫打断肋骨——我们天真可爱的校园美女觉得将来没事可关心、可吗? 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让我们想想从哪里做起吧!             

作者:龍應台

原载一九八五年九月三日《中国时报·人间》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I still can recall I wrote an article (in Mandarin) conjunction to our National Day in 2004. The point of that article is mainly to express that criticism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homage behavior to the country. Of course, the criticism must be in a rational, and based on the fact. Leaders of the country should be more open to accept different kinds of thinking as no one is perfect in this world.
Tomorrow would be Malaysia 50th Independent Anniversary (August 31). So, I try to write some words to my people too. Recently, Barisan National government (BN) is taking action to blogers, sue them to the court, due to their criticism of government policy. This in fact reveals how narrow minded of the current Malaysian leaders are. Okay, I can’t do anything with that, but I still can write too, like other blogers. But this time, I have no specific issue to criticize. Too many articles you can find from some alternative media on internet.

http://www.merdekareview.com/

http://www.malaysia-today.net/index.shtml

http://www.merdekareview.com/ (in Mandarin).

Malaysians love to bow to someone more powerful, most likely due to the fear. But, why are we afraid of? What are we afraid of? Even myself never think about those questions before. A better idea is to keep quiet like many Malaysians do, or even don’t think about the politics, then you are safe. But, how about those people who may still have some consciousness like me?

Don’t tell me I should write an article and glorify the BN government for a gift of the 50th National DAY and my country. NO WAY! Please clarify that what the system of democracy is. Please be clear the concept of a country and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I’m a Malaysian, the nationality won’t change (at least I still don’t have the intension so far), but a government can be changed by the people (we are not communists!).

I love my country, but ‘I f*ck the Barisan National government to the hell.’ Don’t tell me I should say a polite word to the leaders or the people more powerful. If you hate those f*cking words, you have the right not to read them. Want to sue me? PLEASE GO AHEAD. I have ‘the f*cking BN’ in my mind, so I just write it out. I just want to be true to myself. Please look at those leader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ey hear their people, they accept the criticism from the people (though they may not agree with those criticism). But what do those people in BN do? They speak like they are my father. Well, my father even doesn’t scold me ‘biadap’, ‘childish’…. but those useless people do, even a medical Dr. in the cabinet does!

Why do we need to be afraid if we are telling the truth and criticizing rationally? An American friend reminds me that a government is to serve people. Why are Malaysians afraid of changes in politics?

BN people want to challenge me? Well, please go ahead… I’m now pursuing a degree, which may be higher than most of the leaders in BN. So, at least I win the 1st round. Sound like I’m too self-esteem, boastful, pretentious or whatever you want to call. But I tell you, a PhD is really nothing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e only sadness is: we don’t have many PhD in BN government, but they are just swaggers in the parliaments. Who cares a PhD student shouting like a dog in his blog, but people do care if you shout ‘racist, racist’, ‘you don’t like, go out of Malaysia’ in the parliament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AhpNmGI1J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duM1FdqzRQ&mode=related&sear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iCgZohPSI8&mode=related&sear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QADED_Mw&mode=related&search=

The general election of Malaysia would be coming very soon. As we celebrate 50th Malaysia birthday, I also make a wish here that Malaysians would bring some changes to our own benefits. We hold our own future, if you want it to be better and better. Hope that we won't distinguish people based on races anymore. Be fair and just to everybody, any races… After all, we are Malaysians…

Sorry that if there is any error in writing. I seldom write in English. I still feel a little bit hard to express my mind using English, not as fluent as Mandarin. I’m learning to write better. For all that, who cares?? I just write to myself,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Now the time is 5.50am, I woke up at 4.30am to write this. Why am I doing so? I really don’t have any idea…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龙应台撰文在特别费上挺马英九

龙应台撰文在特别费上挺马英九

(2007-02-05)


  台湾知名作家、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长的龙应台,5日发表文章,谈马英九的特别费案等。龙应台说,马英九那一半特支费汇入薪资,我当年也一样,如果马英九因此而被以贪污罪起诉,那麽我该怎麽办?以下是龙应台文章主要内容:
  当二○○六年底马英九的特支费成为一个司法事件之後,我才知道,原来首长特支费中不需收据的那一半,可能并非首长薪水的一部分而是公务费,不能汇入个人薪资。马英九,可能因此被检察官起诉。罪名,可能是贪污。
  我太惊讶了。从一九九九年秋天踏进台北市政府成为台北市的首任文化局长开始,我的特支费的一半,三万四千元,就是每个月直接汇入薪资帐户的。秘书作业自动处理,没问过我,也没有任何人告诉过我还有其他的可能作法。我倒是记得跟公务员同仁有一段对话。拿到第一张薪水单时,非常惊讶,发现原来「中华民国」的直辖市政务官首长月薪才十万块上下,跟每天至少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数和巨大的政治压力还真不成比例。我笑说,「比我的稿费还低。」
  同仁笑答,「还好特支费的一半可以补上一点点。」
  议会,有一年,因为「龙局长」不「合作」,所以通过决议删除她的特支费一半,「以示惩罚」。
  是否有例外,我不知道,但是在我个人身为政务官的经验里,显然公务的惯常作业把一半特支费当作政务官的薪资补贴;监督政府预算的议会,把一半特支费也当作首长的酬劳,可以拿来作为「惩罚」官员的筹码。官员自己,譬如我,要在离开政务官的职位四年之後,透过马英九的案件,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这叫「贪污」。
  我自诩是一个公私分明、一丝不苟的人。上任第一天,就把自己欧洲家人的三个电话号码亲手交给秘书,清楚交代:凡是这三个号码的电话费,请从每月电话帐单里一笔一笔挑出来,我自己付帐,不用公款。访问文化局的海外贵宾络绎不绝,往往不愿意接受一般制式纪念品而希望得到局长签名的书,累积下来数量非常庞大而且昂贵,我用自己的薪水去购买,不用特支费,因为,「局长」龙应台不能图利「作家」龙应台。前者为公,後者为私。
  如果马英九因为那一半特支费汇入薪资而以贪污罪起诉,那麽我该怎麽办?我们六千五百位历任和现任的「中华民国」政务官该怎麽办?或者说,在一个现代的法治社会里,一个好的公民该怎麽办?
  找出法条翻到「自首的定义」:
  指犯罪人於犯罪未发觉前,向有侦察权之机关(如检察署、警察局)或公务员(如检察官、警察等)自动陈述其犯罪事实,而接受裁判者。
  「自首的方式」,可以去检察署按铃,但是「口头陈述或书面报告均可,书面报告不以表明自首字样为必要。」所以,这篇文章,就是首任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向全民的「自首」文件吧。
  迷宫的出口在哪里?
  然而,我一个人或者六千五百个人的「自首」可以启动技术层面的司法程序,但是它解决了什麽问题呢?
  道德不能处理法律问题,法律又不能处理政治问题。当道德、法律、政治纠缠不清,真正的价值因而混沌不明的时候,急切的我们就很便宜地把责任放在司法身上,以为司法可以提供终极的答案。可是我们明明知道,飞机时刻表可以标出台北到罗马的里程和时速,告诉我们一天到不到得了罗马,但它绝不可能为我们判断我们该不该去罗马、罗马是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
  法的执行者固然必须谨守他的位置,扞卫他那一个位置不可动摇的基础价值,但是社会作为整体却需要一个超出单一位置的高度。白老鼠走不出他的迷宫隧道,因为他自始至终在迷宫隧道里打转,没有高度,就无法综观全局,看见出口。我们在司法的技术解读、蓝绿的选举盘算、统独的玩弄操作的一条一条隧道里一遍一遍地打转,奋力追逐自己的尾巴,以为那就是目标。
  马英九案对於我们的社会所提出的真正问题是:我们眼光的高度要放在哪里,才能在复杂混乱中看见出口?
  谁在乎马英九?
  我一向不回答任何关於马英九的探询。利用跟一个公众人物共事而得到的近距离观察和了解来对外销售「权威消息」,我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今天似乎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岔口:如果马英九被起诉,如果马英九因为自己的「道德洁癖」而决定退出二○○八大选,这样一个人,作这样一个决定,在台湾民主的进程中,意味着什麽?
  我无意为马英九背书。善良的李远哲所经历过的痛苦,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令人深刻戒慎恐惧的教训。结论是,很多政治人物都是在权力的测试之下,才在午夜变成怪兽,第二天早上穿上西装去上班。如果有一天马英九被权力腐化也转化成一个权力怪兽──我现在、未来,都拒绝为他负任何责任。每一个人要为自己那一张选票负责。
  谁在乎马英九,但是台湾的未来,不能不在乎。这个政治人物在或不在二○○八的历史里面,对台湾的未来是不一样的。是在今天特定的语境里,我认为谈一谈我所看到的马氏人格特质,以及这个人格特质和民主文化的关系,可能是有历史意义的。而今天的特定语境就是,在历经坎坷之後,人们开始普遍接受这样一个逻辑:政治是一种诈术,毕竟需要手段,「不沾锅」、有「道德洁癖」,不与人利益均沾,不讲究「江湖义气」,不懂得「你搓我的背,我搔你的痒」,不善於利用公家资源交换人情,就不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领袖。
  这个逻辑,应不应该被质疑?
  我不知道马英九有没有作这个或作那个的能力与魄力,但是,我们共事时,曾经发生过这几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天下为「公」
  印象之一。在一次「总统」大选中,一向拒绝参与任何辅选活动的我,在半夜接到一通电话,是某一位候选人的竞选主要干将;打电话的目的,他说,很紧急了,是希望我为那位候选人写一篇文章。
  我极为恼火地回答说,不写。而且,这麽晚打电话,是极不礼貌的骚扰。
  第二天,见到马英九,我怒气冲冲把这件事告诉他,我也才明白,原来他一直有各方压力,认为作为他的属下的我,理所当然应该为他的阵营辅选,他应该给龙局长压力,但是马一口回绝,「龙局长不会愿意的,连试都不必试。」因为不断地被他挡住,所以才会有那个半夜的突兀电话。
  印象之二。市长室官员交代下来,一份公文就从我的科员那儿一路盖章签上来,最後到了我桌上,看得我直皱眉头。原来,某月某日某经济园区落成,市长要去剪彩了。为了剪彩的风光,市长室请文化局责成下属美术馆配合剪彩时段,在该园区办一个美术展,同时,请文化局安排现场表演节目。
  我在已经盖了好多「拟办」章的公文上批:
  1.美术馆展览属艺术专业范围,自有其严格规定之专业流程,不宜配合市长剪彩「演出」。
  2.文化局对市民负责,非市长幕僚。安排表演活动目的在培养市民美学则可,在「配合」市长剪彩则不可。以上事宜由新闻处幕僚单位出面作业较妥。
  公文批好了,我把科员、科长一路到主秘都请来局长室,拿着白纸黑字的批示跟同仁沟通观念:文化局是独立的,负责对象是市民,它不是市长的化妆师。文化官员应有此基本认识,从最小处就不容许文化为政治服务,以免将来的掌权者公私不分,职权滥用。以後再有这种指令,比照办理。
  谈完後,同仁离去,主秘却不走,面有难色,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有话要说。
  他极坦诚地告诉我这「小白兔」:「局长,您的理念我完全了解,而且赞成,但是,能不能不要形诸文字,因为公文复阅,回流的一路上每个人都会读到,给市长室的人难堪,就是给市长难堪,不太好。官场还是有官场文化的。您还是让我去用电话表达比较好,原批示可以擦掉。」
  我默默看着这资深公务员大约足足两分钟之久,心中深深感动,他如此细致而诚恳地卫护一个「误闯」官场的人,怕她受伤害。思索之後,我说,「明白你的细心,但是,如果不落文字,这一路上旧观念的公务员不会认识到文化行政独立的重要。有白纸黑字,才能让公务员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吧,包括市长室的公务员。」
  我其实并不知道马会怎麽反应,但这是个很好的考试吧。当天晚上,跟市长通电话,我把这个批示原原本本道来。他听完後轻松地说,「对啊,本来就应该这样啊。这种观念是要建立的,很好。」然後开始谈别的公事。以後,文化局再也没有接到过类似的指令。
  在选战开打、满城疯狂的时候,我难免心惊肉跳,倍感压力:这是个不公平的竞争;马愿意尊重我对文化独立的坚持,换来的可能就是输掉选举。可是这个坚持,又是一个不能妥协的坚持。我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度过和马共事的三年半。
  突然少掉一个选择?
  写「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在观察欧洲战後的新民主时,曾经说,徒有民主的架构是不够的,因为填到架构里头去的,还是你自己的传统的文化。如果传统文化长不出民主的新精神来,那个架构是没多大用的。台湾的民主饱受考验,人民备受煎熬。在选举的民主框框里,填进去的仍是买官鬻爵、利益输通、公器私用、钻营逢迎的文化,在其中如鱼得水的仍是那种传统的擅於结帮拉派、相互哄抬的江湖人物。
  问题来了:在这样的气氛、语境里,马英九这一个政治人物的品格特质,应该被怎麽看待呢?我们应该把结党营私、互通有无的江湖帮派作法看做政治的正统而批评马英九的「清净自持」是一种不懂权术、眛于现实的政治幼稚病?还是把马英九的特质里对於「公」的固执看做一种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价值,可以坚持,值得追求?
  所以马英九案,并不只是一个司法案件而已;「马英九现象」所逼问的是,我们的价值究竟是什麽?我们要的未来,究竟像什麽?我们对於民主政治的想像,究竟是什麽?我们相不相信现代化的优质民主真正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土壤里生根?在这一个高度定住了,清楚了,我们才能决定自己对马英九这样的政治人物,要如何对待。他的可能的退出大选,对台湾的民主进程是得到,还是失去,还是无所谓?
  马英九的进退,不仅只是「蓝营」的事,就譬如民进党的革新也不只是「绿营」的事;台湾的生存需要优秀的政治领袖,需要优秀的政党,马英九和民进党都是整个社会太珍贵的资源。马英九有没有能力开创台湾民主,影响华人世界,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我不知道,不背书,不讨论,但是,如果为了一个荒谬的特支费而使台湾人民对於自己的未来突然少掉一个选择的可能,令我不安。我一点也不在乎马英九个人,但是少掉一个选择,对人民是一种权利的损失,路,又变得更窄。
  深情、承担、责任
  因此我对马英九的所谓「道德洁癖」,是不以为然的。为了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而退出大选,是不是把那个微小的自己看得太重了?难道马英九不该和我们任何一个公民一样,关心长程的台湾的民主未来,而不是马英九的一己形象?跟台湾的前途比起来,个人形象算什麽?
  台湾的民主,在大历史座标上今天走到了哪一个位置?未来对台湾,尤其在两岸关系里,隐藏了怎样严峻又可怕的挑战?这些严肃的问题逼在眼前,竞选二○○八,难道是为了个人仕途,而不是因为对於台湾筚路蓝缕的历史和它艰辛无比的前途,有深情,有承担,有责任?如果是出自对於台湾这块孕育了我们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承担和责任,有什麽阻碍是必须畏惧的,有什麽失去是需要担忧的,有什麽忍辱负重是不能扛起的呢?
  历史,需要人来承担。人不同,历史往往就走上了另一条路。我希望台湾多一点选择──路走得宽阔,人显得从容。台湾人在迷宫里实在努力得太久,太累,太伤了。我们需要,迫切需要,一个宽阔的、从容的未来。
《联合早报》

Saturday, August 26, 2006

龙应台:我怎么上「陈水扁」这一课--一个「甘犯众怒」的微小声音

龙应台:我怎么上「陈水扁」这一课--一个「甘犯众怒」的微小声音

中国时报龙应台/我承认我一直在上课,像个小学生一样在上公民课。这一课的题目就叫「陈水扁」。课文特别令人「拍案惊奇」,但是附在课文后面的测验题,艰难的程度,超过我的预期。

乱,因为在寻找新标准

我是个目睹过苏联帝国解体、柏林围墙倒塌、天安门变色,香港七一游行,又在台湾的威权时代里写过「野火集」的人,但是台湾政治的今天,仍然令我瞠目结舌:在我们所经历过的中华民国史上,谁见过一个总统的家族和亲信,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谁听过身为国家最高象徵的总统府会制作假帐?谁见过一个没有监察委员、只有冷气空转的监察院?谁见过一个对法律如此不知分寸、进退失据的内政部长?谁见过媒体变成一种热血贲张的「政治运动指挥部」,而司法机关又跟着媒体办案?谁见过一个总统像七岁□童一样,对人民的批评作凶狠负气状,说「我不会一味挨打」?谁见过一个反对党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因得权而腐化生蛆?谁见过两周内有一百万小市民汇款登记,表达对统治者的愤怒?谁又能想像,当两万人露宿总统府广场时,如何收尾退场?谁又想过台湾竟然可能出一个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卢泰愚和马可仕?谁又知道,碰到一个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卢泰愚和马可仕时,人民该怎么办?

二○○六年的台湾很「乱」。它的「乱」,我始终认为不是真正的乱──动乱或混乱。台湾是一个新兴民主,新兴民主的意思就是,在实践民主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很多重大事情和冒出来的问题,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知道过去的原则和观念可能都不适用,但是对于新的难题又没有现成可循的一套新的判断标准。从外国拿来的,因为历史条件、文化体质、发展阶段差异很大,也不敢直接套用。于是一人一套标准,每一套标准都可能彼此矛盾,众说纷纭,争执不断。

「乱」,其实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在摸索新共识,寻找新价值的过程里所发出的喧声。这种「乱」,不过是一个社会从威权到民主必经的历史过程,我们在练走民主的路。

请把国家还给我们

民主这堂课,有考不完的试题。走到「陈水扁」这一章,黑与白之间,同名为「灰」的层次细密重叠,难以辨认,使我不得不在写完「今天这一课:品格」这篇「作业」之后,停下来久久沉思。试题一:陈水扁应不应该下台?

代表民进党的游锡堃说,在一个法治国家里,当还没有足够的司法证据,证明一个总统本人贪渎时,他不应该被要求下台,因为道德不能取代法律成为标准。这个说法,不能够由于他的「辩方」身分而被嗤之以鼻,因为这是一个百分之百必须严肃辩论的议题。所有主张陈水扁下台的人,都必须针对这个认知提出反驳的理由,才能正当「倒扁」。

我的思索是:法律上,一个未被司法定罪的总统不必辞职,但是如果在政治上,他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不安、政局动汤的根源;如果在诚信的道德上,他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民不齿的对象,如果总统与大多数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已经解体──百分之十八的低支持率是一份清楚的「信任评估」,那么,是的,他应该向人民鞠躬道歉,自动请辞。

造成社会不安、政治动汤,他愧对人民托付给他的政治责任;家族堕落、亲信腐败,个人诚信破产,他愧对人民赋予他的道德期许。政治责任和道德期许是无法写进法律条文的,但是你不能说,凡法律条文不能表达的,就不存在。民主法治强调法律条文的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法律条文只是维持秩序和社会互信的最低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

公民要求陈水扁道歉下台,不是因为他犯了法律上的「罪」,而是因为在事态的发展过程里,他已经彻底地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没有信任和尊敬,就不可能有效地指挥团队,领导国家。民进党主席拿出最低标准来充当为民主的全部,只显现出这个政党从民主理想的高度摔到了哪里。

我的要求因此和那一百万个「百元公民」是一致的:陈总统,请把国家还给我们。

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是如何让一个任期未满的总统下台?罢免的手段失败了,舆论的压力不起效用。于是出现试题二:你如何让他下台?用群众运动──百万人「登记」抗议,二十万人上街游行,一万人彻夜静坐,夜夜坚持,可不可以?

我的思索是:那要看你指的是哪一种「群众运动」。

如果是合法的,非暴力的游行、静坐、示威,它本来就是民主体制内的正规表达方式。只要程序合法,谨守规范,这样的公民表达和选举日的排队投票或者国会内的罢免表决,地位一样的尊贵,必须得到政府的容忍、警察的保护、社会的尊重。集会游行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可以是促使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我不反对见到一百万人和平地站上街头,以要求陈水扁下台来表达一种态度,一种价值。人们在凯达格兰大道上站出来,不过是让自己尚未长大的孩子们知道:有些价值,不容牺牲。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我更希望见到,陈水扁为了「爱台湾」,为了社会的和谐以及他自己的历史名誉,在人们上街之前提出辞呈。

有选票,为何谈坦克车?

然而,如果所谓群众运动指的是威权时代那种慷慨激昂的、冲破体制的、「人民革命」式的群众运动来「包围总统府」或「瘫痪交通」,以「冲突和流血在所不惜」的方式来凸显所谓「人民力量」,对不起,我反对这样的「人民力量」。

在独裁体制下,用激烈的群众运动方式迫使一个领导人下台,是有绝对正当性的,但是在一个民主机制的设计里,原来就有一个设定:你选出来的领袖很可能是个狂人怪物或骗子,所以若要半途「删除」他,可以按「罢免」或「弹劾」。如果这个动作失败,则要「重新启动」,在下一轮选举时,用选票将他「删除」,丢进「资源回收筒」。如果「罢免」或「弹劾」的按键有问题,那么你就去修理那个按键。

既然有这个「删除」和「重新启动」的内在机制和设定,「人民革命」式的群众运动在民主体制里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所以,关键在于,施明德所领导的「百元运动」,究竟是哪一种呢?

头脑清醒的施明德宣称「非暴力」,明显是希望进行民主定义下的公民实践。他以半生牢狱换来一世英名,现在又愿意冒着一世英名被小头锐面者抹黑玷污的风险,挺身反对从前的同志,不愧是一个公民抵抗的典范。如果是和平、合法的静坐示威,那一百万个捐款报名「反扁」和那决心上广场静坐的人们,也是公民社会的实践者。公民社会的实践者,我们只怕太少,不怕太多。

可是,对于这样的分际拿捏,人民是否秋毫分明?影响民意的意见领袖们,又是否戒慎恐惧?

耸动的电视媒体在大肆报导「倒扁」集会的人数如何节节上升时,持续不断地播放莫斯科红场和天安门广场坦克车与人群对峙的耸动画面,看起来竟像在渲染一种「人民革命」的浪漫美感,似乎在暗示人们要有「正义」激情,要有「勇敢」冲动。而同时,副总统吕秀莲竟然也以天安门为例,警告即将进场的人们。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十年代的天安门和红场,怎么能够拿来和今天民主的台湾相提并论?天安门和红场的抗争,都是被彻底剥夺了自身权利而走投无路的人民起来反抗集权政体,今天的台湾人手上却是握着选票的,谁来统治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他明明可以用一张纸来「推翻」一个政府,你为何要谈坦克车?法律明明保障了人民集会游行的自由,你凭什么以天安门的流血镇压来影射警告?

当「刺杀」和「防卫」的流言四起,当拒马的刀片如何割肉的镜头不断被放大,当「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倒下」的「意志力比赛」被当作一种「决斗」的语言来使用,我觉得不安。当民进党完全抛弃了身为执政党应有的文明规范,开始以文革式的「斗倒斗臭斗烂」的流氓方式来对付施明德,我看见仇恨的「铁丝网」在阴影中悄悄架设。

剑拔弩张的「决斗」,不是公民实践。

激情的「人民革命」,革掉的会是民主。

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于是令我头痛的试题三就出现了:你捐不捐那一百元?

「头痛」了整整一个礼拜。

我的思索是:不捐。因为拉倒陈水扁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太多的问题,在「陈水扁」这个黑盒子被打开的一刻,像一团黑压压、密麻麻的苍蝇,猛然扑上脸来。这些问题是一个新兴民主从来不曾处理过的问题,有些甚至于从来不曾思索过:

问题一,陈水扁总统是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两年前,六百多万人投票给他,请他来管治这个国家。那些没把票投给他的人,本身显然没有发挥足够的力量来避免他的当选。所以陈水扁的上台,必须说,是投票给他的六百多万人和没投票给他的六百多万人的共同选择。那么,陈水扁固然耽误了国家,但是人民自己,什么时候要开始检讨自己的责任呢?投票给他的人们今天是否承认选择错误?那错误选择背后的思维是什么?当年不选他的人,是否为了错的原因?如果不去检讨那个思维,以后岂不是注定会再犯一样的错误──我们不是眼睁睁看见陈水扁家乡的官田乡人正在组织清朝模式的「自卫队」来防御「外侮」?

问题二,我们的选民,是否充分认识到,手里这一票,可以带来如何严重的后果?如果因为当初没这认识,所以我们轻率,或愚昧,那么我们因自己的轻率或愚昧而被一个难以忍受的无格总统所折磨、所惩罚,是否也正是我们应得的教训,应付的代价?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是不是正是我们和民主制度定下的契约?

问题三,如果这一次,因为太愤怒了,不愿意等到下一次的选举而采取街头施压,是不是以后每一次发现自己选错了人,我们都得用集会游行的方式逼总统下台?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耐心等候四年一轮,用选票「删除」他,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不等候,直接发起群众运动?那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

问题四,是什么制度,产生了陈水扁?是什么制度,给予总统如此大的权力?是什么制度,纵容了他专权,鼓励了他堕落?是什么制度,使得我们发现了一个总统的专权和堕落却无法使他下台?政党政治又出了什么问题,使我们痛心疾首到这个程度又找不到出口?如果产生「陈水扁」这种政治人物的制度,以及维系这种制度的思维和文化,我们今天不去彻底面对和处理,而只锁定在「把陈水扁拉下台来」一个单一题目;请问,下一个上台的人,在同一套制度里玩弄,难道会有不同的嘴脸?

一巴掌打死苍蝇的痛快

对国家的空转处境,我们都很忧心;对一个失去理想的执政党,我们都很失望;对一个无能又无品的总统,我们实在愤怒,但是,愈愤怒就要愈冷静。在这黑盒子打开、苍蝇飞出的时刻,「打不打得死脸上的苍蝇」不该在媒体炒作下变成全国人民发烧注目的「唯一」议题,更不宜把它定位为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了解为什么黑盒子有苍蝇,举全国之力去追究苍蝇藏身之处,彻底清理黑盒子结构本身,才是真正重大的任务。否则,你打死了这一团苍蝇,黑盒子依旧,下一团正等着出发。

我甚至于担心,正因为「一巴掌打死脸上苍蝇」这个急促动作会很痛快,它很容易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感情,集中了举国的注意力,而「陈水扁」黑盒子的真正问题──结构的、制度的、思维的、文化的,都被推到边缘。制度的检讨、机制的改造、人民本身民主素养的深化等等,在寻找宣泄的愤怒情绪中,都会被认为是高调、空谈、缓不济急,而被遗忘。然后,有一天,唉,我们又从头开始。

越愤怒,越冷静

我选择用「不捐一百元」,作为一个「甘犯众怒」的微小声音:最该被「决斗」的对象,不是这个任期不到二十个月、威望不到膝盖高的总统,而是培养了他这种人物而且容许他苟延残喘的整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后的人民自己脑里的文化思维。

「打倒」一个人,只需要热情和愤怒;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的却是极度、极度的冷静,深刻的思辨能力,长程的眼光,宏大的器识,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真是一堂艰难的课。

二○○六、八、廿三台北

ytlung@gmail.com

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