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07, 2006

我的即时评论-马哈迪自嘲选错继承人遭背后捅刀

马哈迪今天语出惊人,轰动全马。就连我这个国外的留学生,眼镜也被震掉了下来。。。
追看了国内的网络中文报章,竟然发现星洲一字不提,光明日报也没有把这“大新闻”放在头条。。。反而南洋以新闻网络广播方式报道了这项消息。。。刚崛起的《独立新闻在线》,也一直都没有让读者失望,至少到目前为止。。。

不管星洲“封杀“马哈迪,抑或技术问题没有报道此事,都让我对星洲很失望。。。作为国内第一大报,并不能及时提供读者最新的新闻资讯,这更让我怀疑,所谓“正义至上”的意义。。。

“現在是政府不守諾言,並不是我違反諾言。” 这话出自马哈迪,原来马来西亚领袖上台下台,有所谓内部的承諾和诺言,听起来好想是一个利益交换。
不过马哈迪对政府的批评,让我想起台湾的李登辉。。从国民党下台的李登辉,到最后为民进党站台,台湾变天,这老家伙乃是始作俑者。。。突然觉得,以马哈迪还仅有的影响力,或许他也可以为大马的民主进程贡献一点绵力,虽然这位强势领袖曾大势吹毁大马的民主制度。。。只是他对国阵和巫统的愚忠,并不能让我的盼望实现。。

針對大馬的首季經濟成長率達到5.3%一事,馬哈迪說,各界所公佈的數據都是可以被“改良”的,許多大公司或大企業所發表的數據,都是經過專業會計師的“改良”後才發表的。
--〉连马哈迪都亲口承认所谓数据是可以“改良“(我诠释为“造假”),有谁还会如此天真相信政治人物的语言和承诺??

“我最無法忍受的是,以前在內閣中支持我所作出的這些決定的人士,現在卻反過來支持新任政府取消這些決定。”
--〉原来,马来西亚的部长领袖全都是见风转舵之徒,也证明在内阁的领袖全是没脑、白痴、愚忠、小人之辈。。。

感谢我们的前首相马哈迪,他让我看到了大马媒体的失责和政客的堕落。。。。



转载《独立新闻在线》

【本刊林宏祥撰述】前首相马哈迪今日指责其钦点的继承人阿都拉巴达威推翻他过去的多项决定,更是背叛了他的信赖;他之前对此“尽可能容忍”,然而如今已无法平息自己满腹的牢骚。

强人领袖马哈迪今日对着《美联社》自我调侃:“我有选错继承人的习惯。在我的一生中,我帮助过很多人,只为了让他们在背后捅我一刀。”

当询及阿都拉是否有在他“背后插刀”,马哈迪淡淡回了一句:“轻微淤伤。”

马哈迪自1981年从胡先翁(Hussein Onn)手中接任首相大位,直到2003年10月才退位,历时22年。下台后的马哈迪不满意自己被指责为好大喜功,“在位22年内掏空了国库,使国家频临破产。”

马哈迪在1981年就任首相以后,邀请当年的学生运动领袖安华依布拉欣加入巫统。安华进入体制以后平步青云,一度被看好是马哈迪的继承人。

不过,1997年金融风暴以后,巫统闹分裂。马哈迪在1998年9月2日革除安华(右图)的副首相及财政部长职位,跟着更开除安华的巫统党籍,并以渎职及鸡奸罪名将他下狱。被捕之前,安华一度率领支持者上街示威,喊出“烈火莫熄”改革口号,企图推翻被指为包庇朋党、裙带,以及贪污的马哈迪政权。

1987年巫统决裂时,现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隶属东姑拉沙理(Razaleigh Hamzah)率领的B队,对抗以马哈迪为首的A队。不过,当巫统在1988年遭法院宣判为“非法”之后,阿都拉并没有加入东姑拉沙理创立的46精神党,反而加入马哈迪成立的“新巫统”(UMNO Baru),后来受委为内阁部长。

阿都拉最近宣布停建美景大桥,招致马哈迪不满。在过去一年,马哈迪针对政府的多项政策如AP(汽车入口准证)课题、“一欧元”贱卖MV Agusta等事件大发雷霆,并与在朝政党针锋相对,甚至通过网络寄发电邮给巫统各级领袖,驳斥阿都拉的理由。

马来西亚商业资讯BizNewsDataBank网站今日引述《美联社》的新闻,马哈迪在该访谈中坦率地表达了他对继承人阿都拉的不满,也不讳言他期望从继承人身上得到合理的“感恩”。

马哈迪:不会发起“倒阿都拉”行动

无论如何,马哈迪不愿公开表示是否为“挑选阿都拉为继承人”这项决定感到后悔,虽然他声称现任副首相纳吉在内阁中获得更多的支持票,以继承他的位子。

权力旁落以后的马哈迪指出:“当一个人已经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之外,你无法预知他会有何举动。我以为我作对了选择。”

马哈迪声称,自己不会在巫统内部发起“倒阿都拉”行动。他说:“我没有能力这么做,我不会到处去招兵买马,(但是)若我没有表达我的看法,我便没有完成我作为一个平凡公民、一个前任首相的任务。”

最近回教党起哄,有意邀请马哈迪加入在野党行列,共同对抗阿都拉领导的国阵。前回教党青年团团长玛夫兹奥马(Mahfuz Omar)就曾经表达欲撮合安华、东姑拉沙里(左图)与马哈迪的意愿。

昨日的回教党青年团常年大会上,回青团团长沙拉胡丁(Salahuddin Ayub)也提出让马哈迪出任“国家在野党领袖”,惟在数名代表炮轰以后,他澄清这只是对马哈迪的讽刺。



转载《光明日报》

獲扶持的人在背後插刀
馬哈迪:我常選錯人
update:2006-06-07 20:29:23MY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城訊)前首相敦馬哈迪說,他曾經把很多人扶持起來,但這些人卻經常在他背後插刀。“這種事對我而言太常見了。我想,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我常常選錯人。”

此外,詢及媒體指他在任時經常控制報章,而他現在批評政府的談話,也同樣被本地傳媒“腰斬”的問題時,他說:“我承認我在位時,大馬的言論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很多批評政府及攻擊我的言論,仍然被刊登在報章上,包括中文報和淡米爾文報,以及回教黨的黨報。”

較後,馬哈迪也一再表明他對政府執意取消興建馬新美景大橋的決定感到不滿,並質問政府說:“如果我們只是在大馬的領土上建橋,我們又何需理會新加坡的反對?”

安排接班人
“阿都拉不是首選”

馬哈迪說,現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巴達威原本是他的接班人的第二人選,因為阿都拉當時並不是獲得最高票數的副主席。

“但我因為認為他有能力,而選擇了他作為我的接班人。我想,這是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詢及他是否對選擇阿都拉作為他的接班人一事感到後悔時,他並未作出正面答覆。

針對阿都拉肅貪的成果的問題,馬哈迪說:“有人指現在的貪污情況比以前更嚴重了。但我不肯定,因為我沒有去比較。”

政府撤銷多項決定
我忍無可忍才批評

馬哈迪強調,現任政府不但沒有兌現當初對他所作出的承諾,反而還撤銷他擔任首相時所作出的多項決定,因此,他才會在忍無可忍之下,多次公開批評政府。

“我最無法忍受的是,以前在內閣中支持我所作出的這些決定的人士,現在卻反過來支持新任政府取消這些決定。”

他週三在記者會上再度對他本身於2年前親自欽點為其接班人的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及現任政府,作出了嚴厲的批評。

政府不守諾言
“不是我違反諾言”

馬哈迪說,現任政府未遵守對他所許下的承諾的作法,是導致他從當初堅持“不干政”的態度轉變為“公開批評”的態度的主要原。

“現在是政府不守諾言,並不是我違反諾言。”

“我曾表明,我在退位後絕對不會干預現任政府的政策,而現任政府也對我作出了許多承捸C但政府不只沒有兌現承諾,還取消了一些我們以前所作出的重大決定,這使我忍無可忍。”

“被指花光國庫非事實”
國家現在很富有

馬哈迪說,雖然現任政府指他在擔任首相期間花光了國庫的款項,導致他們必須取消或擱置一些大型計劃,但他卻一直對這項不確實的指責保持沉默。

“不過,我現在實在無法不作出反擊。我要說的是,現在的政府是前所未有的富裕,他們說政府沒有錢,說錢被我花光了,這全都不是事實。”

“我一直竭盡所能的容忍他們的談話,連他們說我把錢花光,以致接任的政府一貧如洗時,我都沒有反駁他們。不過,事實卻是,大馬政府從來不曾像現在這麼富有!”

“政府所擁有的國油去年便賺了500億令吉,今年的盈利則是800億令吉。在扣除了汽油津貼和稅務、政府取消了多項大型工程,如馬新大橋和基本設施工程後,政府省下的錢多得很!”

敦馬:決不加盟
回教黨想利用我

馬哈迪聲明,他終其一生都對國陣和巫統忠心耿耿,雖然他時常批評政府,但他卻不想與反對黨,特別是回教黨扯上任何關係。

詢及回教黨獻議他在下屆大選時加盟反對黨,並讓他出任國會反對黨領袖一事時,他說:“回教黨並不是真正的回教黨,他們想利用我,但我卻不想被利用。”

“我不會加盟任何反對黨,也不會另起爐灶,成立另一個反對黨來與國陣對抗,我對國陣和巫統是效忠的。”

談到出任反對黨領袖一事,他笑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我拒絕與他們扯上任何關係。”

他說,他只是以一個退休者的身份,對政府的不正確政策提出批評。如果政府繼續犯錯,他也將繼續批評,這是他的權利。

世杯熱馬哈迪湊一腳
“為何20多人追一球”

4年一度的世界杯開踢前,眾球迷便已開始對世杯狂熱,但馬哈迪卻以揶揄的語氣說:“真不明白,20多個人在球場上追一粒球,到底是為了甚麼?乾脆每人各買一粒球回家就算了嘛!”

馬哈迪夫人敦茜蒂哈斯瑪在旁聽了也忍不住笑出來。馬哈迪又說:“我的妻子是首號羽球迷,她常要我看羽球賽,我也沒有時間看。最多是看重播,當作是看現場,我也常警告她不要讓我先知道成績……”

詢及他會否追看世界杯的賽事時,他皺起眉頭說:“我不愛看足球賽,也沒時間看。”

拒評經濟成長率
“數據可被改良才發表”

針對大馬的首季經濟成長率達到5.3%一事,馬哈迪說,各界所公佈的數據都是可以被“改良”的,許多大公司或大企業所發表的數據,都是經過專業會計師的“改良”後才發表的。

“我聽一些人說經濟不好,但大馬卻仍能取得5.3%的經濟成長率,從表面上看來是相當不錯。不過,我並沒有真正的數據分析,所以無從評論。”
光明日報‧2006/06/07

No comments: